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浙江省农村居民贷款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6页
        1.2.1 基于宏观层面分析农村居民贷款需求问题的研究第10-13页
        1.2.2 基于微观层面分析农村居民贷款需求问题的研究第13-15页
        1.2.3 综合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目标、方法第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5 研究特色(创新)与难点第17-18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8-22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2.1.1 农村居民内涵第18页
        2.1.2 农村金融内涵第18-19页
        2.1.3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第19-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1 供需理论第20页
        2.2.2 金融抑制理论第20-21页
        2.2.3 金融排斥理论第21-22页
3 浙江省农村居民可获取贷款供给状况第22-28页
    3.1 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第22-23页
    3.2 浙江省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现状第23-28页
        3.2.1 涉农金融机构供给主体减少第23-24页
        3.2.2 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涉农贷款占比不高第24-25页
        3.2.3 金融机构农村贷款增长缓慢第25-26页
        3.2.4 浙江省农村金融支农力度不足第26-28页
4 样本农村居民借贷特征描述分析第28-34页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分析第28-30页
    4.2 样本农村居民借贷特征第30-32页
        4.2.1 农村居民金融需求旺盛第30页
        4.2.2 小额资金需求多第30-31页
        4.2.3 农村居民借贷用途结构情况第31-32页
        4.2.4 农村居民获得贷款形式及利率情况第32页
    4.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5 浙江省农村居民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4-39页
    5.1 模型的构建及变量选择第34-36页
        5.1.1 模型的构建第34页
        5.1.2 变量解释及描述第34-36页
    5.2 估计结果及分析第36-39页
6 结论与建议第39-41页
    6.1 基本结论第39页
    6.2 政策建议第39-41页
        6.2.1 改善农村金融环境,降低贷款利率及减少抵质押品担保第39-40页
        6.2.2 农村金融机构应发展综合性、多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第40页
        6.2.3 政府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投入,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不同行业减排成本的森林碳汇需求价格模拟预测及其风险评估研究
下一篇:制度变化对上海A股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隐性交易成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