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鹤庆铝土矿含矿层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沉积环境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矿区地质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研究区工作概况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第17-24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7-18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18-20页 |
2.3 区域构造 | 第20-21页 |
2.3.1 断裂 | 第20-21页 |
2.3.2 褶皱 | 第21页 |
2.4 岩浆活动 | 第21-22页 |
2.5 区域地质演化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地质 | 第24-43页 |
3.1 矿区地质 | 第24-39页 |
3.1.1 矿区交通及自然经济地理概况 | 第24-26页 |
3.1.2 矿区地层 | 第26-35页 |
3.1.3 矿区构造 | 第35-38页 |
3.1.4 岩浆岩 | 第38-39页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第39-41页 |
3.2.1 矿床特征 | 第39-41页 |
3.2.2 矿物特征分析 | 第41页 |
3.3 主要含矿层 | 第41-42页 |
3.4 矿床成因类型浅析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含矿层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示踪 | 第43-70页 |
4.1 含矿地层层序的时空变化 | 第43-46页 |
4.2 含矿层沉积相特征 | 第46-48页 |
4.2.1 含矿层岩性特征 | 第46页 |
4.2.2 沉积相类型及含矿层的岩石学特征 | 第46-48页 |
4.3 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示踪 | 第48-70页 |
4.3.1 依其磨地区主量元素特征及沉积示踪 | 第49-56页 |
4.3.2 依其磨地区微量元素特征及沉积示踪 | 第56-64页 |
4.3.3 稀土元素特征及沉积示踪 | 第64-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附录B 各地质点主、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沉积环境 | 第78-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