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专题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专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专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页 |
1.3 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2-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3-15页 |
2. 2015 年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专题陈述 | 第15-23页 |
2.1 2015 年牛市起源 | 第17-19页 |
2.1.1 政府政策推动股市发展 | 第17页 |
2.1.2 媒体言论助推“牛市思维” | 第17-18页 |
2.1.3 杠杆资金推高股指 | 第18-19页 |
2.2 2015 年股市第一轮暴跌 | 第19-20页 |
2.2.1 多重因素导致股指急跌 | 第19-20页 |
2.2.2 千股跌停,引发上市公司“停牌潮” | 第20页 |
2.3 2015 年股市第二轮暴跌 | 第20-23页 |
3. 2015 年中国股市暴跌的原因辨析 | 第23-34页 |
3.1 股市暴跌前的中国经济基本面 | 第23-26页 |
3.1.1 对经济的过高预期 | 第23页 |
3.1.2 短期经济表现低迷 | 第23-25页 |
3.1.3 矛盾凸显,泡沫破裂 | 第25-26页 |
3.2 杠杆交易过度加大股市流动性风险 | 第26-32页 |
3.2.1 主要配资渠道及对比 | 第26-29页 |
3.2.2 配资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页 |
3.2.3 高位去杠杆导致股市大跌 | 第29页 |
3.2.4 股市流动性风险研究 | 第29-32页 |
3.3 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监管滞后 | 第32页 |
3.3.1 交易制度不完善 | 第32页 |
3.3.2 对A股市场的监管滞后 | 第32页 |
3.4 投资者结构和投资理念问题 | 第32-34页 |
4. 2015 年中国股市暴跌的后果及救市措施 | 第34-43页 |
4.1 2015 年中国股市暴跌产生的后果 | 第34-38页 |
4.1.1 沪深股指大跌,总市值缩水严重 | 第34-35页 |
4.1.2 居民财富损失惨重,投资者信心受挫 | 第35-36页 |
4.1.3 金融体系风险增大 | 第36-37页 |
4.1.4 居民消费受限,经济增速放缓 | 第37-38页 |
4.2 股市暴跌后的救市措施 | 第38-43页 |
4.2.1 国外重大“股灾”的救市措施 | 第38-39页 |
4.2.2 中国股市暴跌的救市措施 | 第39-43页 |
5. 2015 年中国股市异常波动的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5.1 总结 | 第43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3-46页 |
5.2.1 政府须尊重市场规律,不应过多干预股市 | 第43-44页 |
5.2.2 强化对舆论的引导、监测和反馈 | 第44页 |
5.2.3 拓展证券监管范围,加大惩罚力度 | 第44页 |
5.2.4 加强对上市公司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 第44-45页 |
5.2.5 加强金融工具创新,优化投资者结构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