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一章 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概述 | 第18-24页 |
一、太阳能光伏产业概述 | 第18-20页 |
(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二、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一)补贴的定义 | 第20-21页 |
(二)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的含义 | 第21-22页 |
三、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WTO框架下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的相关立法 | 第24-32页 |
一、《SCM协议》中有关补贴的规定 | 第24-30页 |
(一)《SCM协议》对于违规补贴的定义 | 第24-25页 |
(二)《SCM协议》中补贴的种类 | 第25-27页 |
(三)《SCM协议》对于违规补贴的认定 | 第27-30页 |
二、GATT1994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 | 第30-31页 |
三、GATS中的补贴条款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的立法现状 | 第32-41页 |
一、与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有关的法律 | 第32-34页 |
(一)《可再生能源法》 | 第32-34页 |
(二)《电力法》 | 第34页 |
(三)《预算法》 | 第34页 |
二、与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有关的行政法规 | 第34-35页 |
(一)《反补贴条例》 | 第35页 |
(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 | 第35页 |
三、与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有关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 第35-39页 |
(一) 产业规划 | 第36页 |
(二)补贴资金管理 | 第36页 |
(三)电价补贴 | 第36-37页 |
(四)非电价补贴 | 第37-39页 |
四、与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有关的地方政府规章 | 第39-41页 |
(一)省级政府规章 | 第39页 |
(二)地市级政府规章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立法在WTO框架下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1-48页 |
一、补贴立法目的缺乏国际性,较WTO规则狭隘 | 第41-42页 |
二、补贴立法缺乏专门性,与WTO规则衔接不足 | 第42-44页 |
三、补贴当事人范围缺乏广泛性,较WTO规则狭窄 | 第44页 |
四、补贴范围缺乏普遍性,“专向性”特征明显 | 第44-46页 |
五、补贴类型缺乏多样性,企业违规“受益”显著 | 第46页 |
六、补贴程序规范缺乏健全性,导致事实性违规补贴存在 | 第46-48页 |
第五章 WTO框架下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立法的完善 | 第48-57页 |
一、WTO框架下完善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立法的原则 | 第48-50页 |
(一)与WTO规则衔接原则 | 第48-49页 |
(二) 稳定性原则 | 第49页 |
(三)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9-50页 |
(四)因地制宜原则 | 第50页 |
二、WTO框架下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50-57页 |
(一)确立科学的立法目的 | 第50-51页 |
(二)制定《太阳能光伏产业补贴管理办法》 | 第51-52页 |
(三)扩大补贴当事人的范围 | 第52-53页 |
(四)引入竞争性补贴获取机制,建立补贴审批制度 | 第53-54页 |
(五)丰富补贴类型,加大产品和消费环节的补贴力度 | 第54页 |
(六)健全补贴程序规范 | 第54-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