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序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刑事速裁程序的价值和意义 | 第13-18页 |
一、有助于提高司法效率 | 第13-16页 |
二、有利于节约诉讼资源,减轻诉讼参与人的负担 | 第16页 |
三、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当前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工作实践——以济南市某基层人民检察院为例 | 第18-21页 |
一、设立速裁案件专办小组,简化流程 | 第18页 |
二、严格履行告知程序,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 第18-19页 |
三、顺畅衔接,设置多环节退出机制 | 第19-20页 |
四、积极探索派驻基层检察室和派出法庭办理速裁案件的工作模式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刑事速裁程序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一、过于强调司法效率而忽视司法公正 | 第21页 |
二、“单兵作战”现象影响速裁程序效率 | 第21-22页 |
三、相对不起诉案件是否适用速裁程序规定不明 | 第22页 |
四、速裁程序的回转方式无明确规定 | 第22-23页 |
五、委托调查评估在审查起诉阶段难以完成 | 第23页 |
六、值班律师制度有待落实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探索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构建的几点建议 | 第24-36页 |
一、进一步扩大可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案件范围 | 第24页 |
二、明确限制侦查期限 | 第24-25页 |
三、委托调查评估前移至侦查阶段 | 第25-26页 |
四、严格规定速裁程序的回转流程 | 第26-27页 |
五、将相对不起诉案件纳入刑事速裁案件范围 | 第27-28页 |
六、将符合条件的未成年犯罪案件纳入刑事速裁案件范围 | 第28-32页 |
七、进一步完善值班律师制度 | 第32-33页 |
八、签字具结的必要性有待进一步商榷 | 第33-34页 |
九、逐步探索刑事速裁案件一审终审制制度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