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线路检修论文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装置在榕江站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第11-14页
        1.2.1 人工查找和模拟式故障定位阶段第12页
        1.2.2 采用数字式故障定位阶段第12-13页
        1.2.3 现代化故障测距阶段第13-14页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4-15页
第二章 输电线路测距方法原理分析第15-30页
    2.1 阻抗法第15-16页
    2.2 故障分析法第16-19页
    2.3 行波测距法第19-28页
        2.3.1 行波基本定义:第19-22页
        2.3.2 传输速度与时间精度第22-23页
        2.3.3 波形的识别及时间的提取第23-25页
        2.3.4 单端测距第25-27页
        2.3.5 行波双端测距第27-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故障测距的影响分析第30-37页
    3.1 阻抗法、故障分析法影响因素分析第30-32页
        3.1.1 过渡电阻的影响第30-31页
        3.1.2 对端系统阻抗问题第31页
        3.1.3 输电长线路的分布电容问题第31-32页
    3.2 行波测距的影响分析第32-35页
        3.2.1 行波波形的识别第32-33页
        3.2.2 时间精度与延时第33页
        3.2.3 雷电波的干扰问题第33-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测距装置提高精确度的措施第37-44页
    4.1 阻抗法问题及改进措施第37-39页
        4.1.1 消除过渡电阻和对侧系统影响第37-38页
        4.1.2 消除长线路分布电容的影响第38-39页
    4.2 行波法问题及改进措施第39-42页
        4.2.1 两端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的相位差问题第39-41页
        4.2.2 故障时刻电压相位的影响第41-42页
        4.2.3 线路弧垂的问题第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五章 测距装置在榕江站的应用第44-59页
    5.1 保护装置的测距第44-46页
    5.2 故障录波装置的测距第46-49页
    5.3 行波测距装置的测距第49-57页
        5.3.1 基本信息第49-51页
        5.3.2 历史故障的测距结果第51-52页
        5.3.3 行波测距装置性的问题第52页
        5.3.4 测距异常的应用实例分析第52-57页
    5.4 小结第57-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总结第59页
    6.2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表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NSC-24乏燃料干法贮运容器热工安全分析
下一篇:粤东北地区中低压配网的建设及线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