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的分析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2.1 中国白酒香气成分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白酒中香气成分的提取方法第11-12页
        1.2.3 白酒中香气成分的检测技术第12-13页
        1.2.4 年份酒香气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3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直接进样法结合GC-MS/GC-O-MS技术对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白酒的定性分析第14-22页
    2.1 样品、试剂、仪器第14-15页
        2.1.1 样品名称第14页
        2.1.2 主要试剂第14页
        2.1.3 主要仪器第14-15页
    2.2 实验方法第15-16页
        2.2.1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五种酒样GC-MS分析第15页
        2.2.2 GC-MS分析条件第15页
        2.2.3 古井贡酒8年酒样GC-O-MS分析第15页
        2.2.4 GC-O-MS分析条件第15-16页
        2.2.5 定性分析第16页
        2.2.6 香气萃取稀释分析第16页
    2.3 直接进样法提取酒样香气化合物的结果分析第16-20页
        2.3.1 五种酒样GC-MS实验结果第16-18页
        2.3.2 古井贡酒8年酒样GC-O-MS实验结果第18-20页
        2.3.3 结果分析第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3章 液液萃取法结合GC-MS/GC-O-MS技术对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白酒的定性分析第22-31页
    3.1 样品、试剂、仪器第22-23页
        3.1.1 样品名称第22页
        3.1.2 主要试剂第22页
        3.1.3 主要仪器第22-23页
    3.2 实验方法第23-24页
        3.2.1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五种酒样GC-MS分析第23页
        3.2.2 GC-MS分析条件第23页
        3.2.3 古井贡酒8年酒样GC-O-MS分析第23页
        3.2.4 GC-O-MS分析条件第23-24页
        3.2.5 定性分析第24页
    3.3 液液萃取法提取酒样香气化合物的结果分析第24-30页
        3.3.1 五种酒样GC-MS实验结果第24-27页
        3.3.2 古井贡酒8年酒样GC-O-MS实验结果第27-29页
        3.3.3 结果分析第29-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直接进样法结合GC-MS技术定量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白酒第31-42页
    4.1 样品、试剂、仪器第31页
        4.1.1 样品名称第31页
        4.1.2 主要试剂第31页
        4.1.3 主要仪器第31页
    4.2 实验方法第31-33页
        4.2.1 实验步骤第31-32页
        4.2.2 GC-MS分析条件第32页
        4.2.3 定量分析第32-33页
    4.3 直接进样法提取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香气化合物的结果分析第33-40页
        4.3.1 方法检验参数第33-35页
        4.3.2 定量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4.3.3 OAV值结果与分析第38-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5章 液液萃取法结合GC-MS技术定量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白酒第42-54页
    5.1 样品、试剂、仪器第42-43页
        5.1.1 样品名称第42页
        5.1.2 主要试剂第42页
        5.1.3 主要仪器第42-43页
    5.2 实验方法第43-44页
        5.2.1 实验步骤第43页
        5.2.2 GC-MS分析条件第43页
        5.2.3 定量分析第43-44页
    5.3 液液萃取法提取古井贡酒年份原浆系列香气化合物的结果分析第44-53页
        5.3.1 方法检验参数第44-46页
        5.3.2 定量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5.3.3 OAV值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6页
    6.1 结论第54-55页
    6.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四苯基乙烯荧光团的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可见光辐照下石墨烯透明电极导电性能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