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主要符号 | 第12-13页 |
| 1 绪论 | 第13-25页 |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7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1.2 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评述 | 第17-22页 |
| 1.2.1 光纤传感监测技术原理 | 第17-21页 |
| 1.2.2 光纤光栅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 第21-22页 |
| 1.2.3 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发展和应用 | 第22页 |
| 1.3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 1.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2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的边坡监测技术 | 第25-41页 |
| 2.1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输理论 | 第25-32页 |
| 2.1.1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基本理论 | 第25-26页 |
| 2.1.2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感模型 | 第26-32页 |
| 2.2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设计 | 第32-37页 |
| 2.2.1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技术 | 第32-34页 |
| 2.2.2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的设计 | 第34-37页 |
| 2.3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边坡监测的实施 | 第37页 |
| 2.4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 | 第37-4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3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室内试验 | 第41-65页 |
| 3.1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室内标定 | 第41-51页 |
| 3.1.1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41页 |
| 3.1.2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41-42页 |
| 3.1.3 试验步骤 | 第42-46页 |
| 3.1.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1页 |
| 3.2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室内模型试验 | 第51-64页 |
| 3.2.1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51页 |
| 3.2.2 模型箱设计及试验材料 | 第51-53页 |
| 3.2.3 模型构建及试验步骤 | 第53-58页 |
| 3.2.4 监测设备安装与布置 | 第58-60页 |
| 3.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0-64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4 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工程应用 | 第65-81页 |
| 4.1 工程概况 | 第65-66页 |
| 4.2 工程应用主要内容 | 第66-74页 |
| 4.2.1 监测方案 | 第66-67页 |
| 4.2.2 监测位置的选取原则 | 第67-68页 |
| 4.2.3 试验材料及设备 | 第68-69页 |
| 4.2.4 监测体系建立 | 第69-74页 |
| 4.3 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74-78页 |
| 4.3.1 FBG应变传感器监测数据分析 | 第74-76页 |
| 4.3.2 FBG传感器监测位移与测斜仪监测位移对比分析 | 第76-78页 |
| 4.4 FBG应变传感器性能分析 | 第78-79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 5.1 结论 | 第81页 |
| 5.2 展望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 附录 | 第91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1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