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5页 |
1.1.1 LED发展历史 | 第9页 |
1.1.2 LED芯片结温与灯珠性能 | 第9-14页 |
1.1.3 LED在汽车灯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LED芯片结温测温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中小功率LED汽车灯散热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3 大功率LED汽车灯散热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排 | 第20-21页 |
2 函数模型修正LED灯珠表面温度估算LED芯片结温 | 第21-35页 |
2.1 LED芯片结温估算原理 | 第21-23页 |
2.2 LED芯片结温估算方法 | 第23-30页 |
2.2.1 前向电压法测量LED芯片结温 | 第23-27页 |
2.2.2 红外热像仪测量LED灯珠表面温度 | 第27-28页 |
2.2.3 构建LED芯片结温-表面温度函数模型 | 第28-29页 |
2.2.4 通过函数模型估算LED芯片结温 | 第29-30页 |
2.3 函数模型误差分析 | 第30-33页 |
2.3.1 LED有限元模型 | 第30-31页 |
2.3.2 功率与函数模型误差 | 第31-32页 |
2.3.3 灯珠老化与函数模型误差 | 第32-33页 |
2.4 小结 | 第33-35页 |
3 基于热场分析的LED日间行车灯优化设计 | 第35-44页 |
3.1 LED日间行车灯发展现状 | 第36页 |
3.2 LED日间行车灯有限元模型 | 第36-40页 |
3.2.1 产热及传热原理 | 第36-37页 |
3.2.2 有限元模型 | 第37-39页 |
3.2.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39-40页 |
3.3 LED日间行车灯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40-41页 |
3.3.1 灯珠间距灵敏度分析 | 第40-41页 |
3.3.2 铝基板厚度灵敏度分析 | 第41页 |
3.4 LED日间行车灯优化方案 | 第41-43页 |
3.5 小结 | 第43-44页 |
4 大功率LED汽车灯结温控制系统 | 第44-53页 |
4.1 LED汽车大灯灯珠建模仿真及验证 | 第45-46页 |
4.2 大功率LED汽车灯结温控制系统 | 第46-51页 |
4.2.1 硬件设计 | 第47-50页 |
4.2.2 控制算法 | 第50-51页 |
4.3 LED芯片结温控制效果 | 第51-52页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5.1 结论 | 第53-54页 |
5.2 前景与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1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 | 第61页 |
C. 大功率LED汽车灯结温控制程序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