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道教医学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导论 | 第9-17页 |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10-13页 |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7页 |
| 第一章 孙思邈生平和主要著作、道教医学思想渊源 | 第17-32页 |
| 第一节 孙思邈生平和主要著作 | 第17-21页 |
| 一、孙思邈生平 | 第17-18页 |
| 二、孙思邈主要著作简述 | 第18-21页 |
| 第二节 孙思邈道教医学思想渊源 | 第21-32页 |
| 一、道家、道教思想 | 第21-28页 |
| 二、唐代以前道教医学的奠基 | 第28-32页 |
| 第二章 孙思邈道教医学中外丹的运用 | 第32-51页 |
| 第一节 外丹作为治病药物的源流 | 第32-33页 |
| 第二节 孙氏炼丹活动综述 | 第33-36页 |
| 第三节 孙氏炼丹术与医学的结合 | 第36-45页 |
| 一、外用药 | 第36-40页 |
| 二、内服药 | 第40-43页 |
| 三、几种了不起的丹药发明 | 第43-45页 |
| 第四节 孙氏外丹医学的特点 | 第45-51页 |
| 一、非金石药物的运用 | 第45-48页 |
| 二、对所用药物的苛刻要求 | 第48-49页 |
| 三、较为合理的服丹方法 | 第49-51页 |
| 第三章 孙思邈道教医学中的内修养生的实践 | 第51-72页 |
| 第一节 内修养生的主要方法 | 第51-63页 |
| 一、导引行气 | 第51-53页 |
| 二、辟谷 | 第53-55页 |
| 三、房中术 | 第55-58页 |
| 四、养性 | 第58-61页 |
| 五、内丹炼养 | 第61-63页 |
| 第二节《禁经》中的疗养思想 | 第63-72页 |
| 一、《禁经》存在的必要性 | 第63-66页 |
| 二、其疗养思想的合理内核—心理疗法 | 第66-68页 |
| 三、其疗养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68-72页 |
| 第四章 孙思邈道教医学的影响与局限 | 第72-85页 |
| 第一节 孙氏道教医学的影响 | 第72-80页 |
| 一、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 | 第72-73页 |
| 二、炼丹术对化学的贡献 | 第73-75页 |
| 三、外丹对当代的借鉴意义 | 第75-77页 |
| 四、孙氏养生术的现代性价值 | 第77-80页 |
| 第二节 孙氏道教医学的局限 | 第80-85页 |
| 一、思想方面的局限 | 第80-83页 |
| 二、社会阶级的局限 | 第83-85页 |
| 结语 | 第85-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0页 |
| 后记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