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排放燃烧室设计及预混燃烧特性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31页 |
1.2.1 低排放燃烧室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1.2.2 燃烧室设计方法研究进展 | 第21-3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第2章 燃烧室流场数学模型 | 第34-54页 |
2.1 引言 | 第34页 |
2.2 基本控制方程 | 第34-35页 |
2.3 湍流模型方程 | 第35-39页 |
2.3.1 雷诺平均湍流模型 | 第35-37页 |
2.3.2 大涡模拟湍流模型 | 第37-39页 |
2.4 湍流燃烧模型方程 | 第39-51页 |
2.4.1 充分搅拌反应器模型 | 第40页 |
2.4.2 部分搅拌反应器模型 | 第40-41页 |
2.4.3 火焰面模型 | 第41-44页 |
2.4.4 反应进度变量模型 | 第44-47页 |
2.4.5 输运型概率密度函数模型 | 第47-51页 |
2.5 计算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模型和机理的对比验证研究 | 第54-70页 |
3.1 引言 | 第54页 |
3.2 湍流模型验证 | 第54-58页 |
3.3 燃烧模型验证 | 第58-60页 |
3.4 燃烧反应机理影响研究 | 第60-65页 |
3.5 燃烧模型适用性研究 | 第65-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4章 低NO_X燃烧方法研究 | 第70-108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燃烧模式的影响 | 第70-77页 |
4.2.1 实验设置及计算方案 | 第70-72页 |
4.2.2 掺混过程和火焰结构分析 | 第72-75页 |
4.2.3 排放特性分析 | 第75-77页 |
4.3 燃气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77-97页 |
4.3.1 低旋流结构及计算方案 | 第77-79页 |
4.3.2 低旋流冷态流场分析 | 第79-83页 |
4.3.3 低旋流热态流场分析 | 第83-90页 |
4.3.4 低旋流稳燃机理分析 | 第90-95页 |
4.3.5 低旋流排放特性分析 | 第95-97页 |
4.4 贫燃预混燃烧特性研究 | 第97-106页 |
4.4.1 实验方案与系统设置 | 第97-99页 |
4.4.2 稳燃极限和火焰结构分析 | 第99-103页 |
4.4.3 回火和吹熄的机理分析 | 第103-10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5章 低排放燃烧室设计方法研究 | 第108-130页 |
5.1 引言 | 第108页 |
5.2 设计流程、选型和设计目标 | 第108-112页 |
5.2.1 火焰筒总体热力计算 | 第109-110页 |
5.2.2 火焰筒主要参考尺寸计算 | 第110页 |
5.2.3 三级旋流器尺寸设计 | 第110-111页 |
5.2.4 主要尺寸设计结果 | 第111-112页 |
5.3 设计燃烧室模拟验证 | 第112-113页 |
5.4 燃料掺混特性研究 | 第113-122页 |
5.5 燃烧室壁面冷却研究 | 第122-12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结论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48-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