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创新点 | 第15页 |
·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FDI与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 第17-28页 |
·外商直接投资的内涵及动机 | 第17-18页 |
·外商直接投资的内涵 | 第17页 |
·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 | 第17-18页 |
·产业结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产业含义及其分类 | 第18-19页 |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层次 | 第19页 |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及其内容 | 第19-20页 |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关系 | 第20-21页 |
·国际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22页 |
·雁行模式理论 | 第22-23页 |
·增长阶段模式理论 | 第23-24页 |
·FDI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 | 第24-28页 |
·FDI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 第24-25页 |
·FDI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途径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我国第二产业利用FDI的现状及相关效应分析 | 第28-41页 |
·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我国第二产业的总量分析 | 第28-29页 |
·我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我国第二产业利用FDI概况 | 第31-37页 |
·我国利用FDI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 第31-32页 |
·我国第二产业利用FDI的现状 | 第32-33页 |
·我国第二产业内部各产业利用FDI情况 | 第33-37页 |
·FDI对我国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表现 | 第37-41页 |
·FDI通过资本供给效应提高了重工业化程度 | 第37-38页 |
·FDI促进了我国技术创新活动的增加 | 第38-39页 |
·FDI推动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第39-40页 |
·FDI通过竞争机制促进了我国第二产业的高度化 | 第40-41页 |
第四章 FDI促进我国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41-51页 |
·优化我国第二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 第41-42页 |
·FDI促进我国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分析 | 第42-46页 |
·实证分析方案的设定 | 第42-43页 |
·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43-46页 |
·实证结论 | 第46页 |
·FDI在促进我国第二产业结构优化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51页 |
·外商在我国第二产业投资结构偏低且高度分散 | 第46-47页 |
·我国工业部门出现重复建设现象普遍,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 第47-48页 |
·我国FDI来源地仍集中在港澳台地区和亚洲十国 | 第48-49页 |
·部分低层次FDI企业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 第49页 |
·国内企业受到外资企业的排挤严重 | 第49-51页 |
第五章 FDI促进我国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51-57页 |
·FDI促进我国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局限性分析 | 第51-53页 |
·外商投资目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引资目标和战略不一致 | 第51-52页 |
·跨国公司在技术转移方面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 | 第52页 |
·跨国公司在技术外溢方面采取了各种抑制措施 | 第52-53页 |
·FDI促进我国第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 第53-57页 |
·加大对外商投资方向的引导,积极引进技术密集型的FDI | 第53页 |
·有的放矢,积极引导FDI投向高新技术产业 | 第53-54页 |
·实施自主型引资战略,引导规范外商投资方向 | 第54页 |
·实施从以"市场换技术"向"以竞争换技术"的转变 | 第54-55页 |
·规范外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 | 第55-56页 |
·加强法制建设,禁止引进造成环境污染的FDI | 第56-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