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9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8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8-19页 |
一、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同源模建 | 第19-39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9-22页 |
1.1.1 同源模建模板的预处理 | 第19-20页 |
1.1.2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同源模建 | 第20-21页 |
1.1.3 A型内皮素受体的同源模建 | 第21-22页 |
1.1.4 肾上腺素能受体各亚型模型的验证 | 第22页 |
1.1.5 A型内皮素受体模型的验证 | 第22页 |
1.2 结果 | 第22-36页 |
1.2.1 同源模建模板的预处理结果 | 第22-23页 |
1.2.2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同源模建结果 | 第23-34页 |
1.2.3 A型内皮素受体的同源模建结果 | 第34-35页 |
1.2.4 肾上腺素能受体各亚型模型的验证结果 | 第35-36页 |
1.2.5 A型内皮素受体模型的验证结果 | 第36页 |
1.3 讨论 | 第36-38页 |
1.3.1 同源模建建模板的选择 | 第36-37页 |
1.3.2 同源模建模型的结构验证 | 第37-38页 |
1.4 小结 | 第38-39页 |
二、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分子对接研究 | 第39-79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9-41页 |
2.1.1 小分子的预处理 | 第39页 |
2.1.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构象与拮抗构象的构建 | 第39-40页 |
2.1.3 其它小分子的对接 | 第40页 |
2.1.4 分子对接结论验证 | 第40-41页 |
2.2 结果 | 第41-76页 |
2.2.1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构象与拮抗构象中受体-配体结合模式 | 第41-60页 |
2.2.2 其它小分子对接结果 | 第60-76页 |
2.3 讨论 | 第76-78页 |
2.4 小结 | 第78-79页 |
三、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分子动力学研究 | 第79-101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79-80页 |
3.1.1 分子动力学体系的搭建 | 第79页 |
3.1.2 分子动力学的模拟条件 | 第79页 |
3.1.3 分子动力学的数据处理 | 第79-80页 |
3.2 结果 | 第80-98页 |
3.2.1 分子动力学体系的搭建结果 | 第80-81页 |
3.2.2 分子动力学体系的模拟结果 | 第81-98页 |
3.3 讨论 | 第98-100页 |
3.3.1 关于膜蛋白分子动力学模拟条件的选择 | 第98-99页 |
3.3.2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作用模式的差别 | 第99-100页 |
3.4 小结 | 第100-101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6-107页 |
附录 | 第107-116页 |
综述 肾上腺素能受体研究进展 | 第116-130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