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光CDMA通信系统的媒质接入控制协议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卫星激光通信与微波通信概述 | 第8-10页 |
1.1.1 卫星微波通信 | 第8页 |
1.1.2 卫星激光通信 | 第8-10页 |
1.2 国内外激光通信研究状况 | 第10-15页 |
1.2.1 国外激光通信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1.2.2 国内激光通信研究现状与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媒质接入控制协议分析 | 第18-28页 |
2.1 媒质接入控制协议分类 | 第18-19页 |
2.2 固定多址接入协议 | 第19-24页 |
2.2.1 频分多址方式 | 第19-20页 |
2.2.2 时分多址方式 | 第20-23页 |
2.2.3 码分多址方式 | 第23-24页 |
2.3 随机多址接入协议 | 第24-26页 |
2.3.1 纯ALOHA协议 | 第24-25页 |
2.3.2 时隙ALOHA协议 | 第25-26页 |
2.4 预约多址接入协议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卫星光CDMA通信系统原理及性能分析 | 第28-44页 |
3.1 选用卫星光CDMA通信系统的原因 | 第28-30页 |
3.2 光CDMA通信原理 | 第30-31页 |
3.3 卫星光CDMA通信系统组成结构 | 第31-34页 |
3.3.1 ATP系统 | 第31-33页 |
3.3.2 光学天线系统 | 第33-34页 |
3.4 卫星光CDMA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 第34-38页 |
3.4.1 波长选取 | 第34-35页 |
3.4.2 光地址码构造技术 | 第35-36页 |
3.4.3 光电探测器的选取 | 第36-37页 |
3.4.4 调制解调方式选取 | 第37-38页 |
3.5 卫星光CDMA物理层模型及性能评估 | 第38-44页 |
3.5.1 发送机模型 | 第38-39页 |
3.5.2 信道模型 | 第39页 |
3.5.3 接收机模型 | 第39-44页 |
第四章 卫星光CDMA-PRMA多址协议研究 | 第44-58页 |
4.1 马尔可夫链的数学基础 | 第44-45页 |
4.2 卫星光CDMA-PRMA多址接入协议 | 第45-47页 |
4.3 卫星光CDMA-PRMA多址协议性能分析 | 第47-53页 |
4.3.1 on-off语音模型 | 第47-48页 |
4.3.2 一步转移概率的求解 | 第48-51页 |
4.3.3 平稳分布的求解 | 第51-52页 |
4.3.4 语音分组损失率的计算 | 第52-53页 |
4.4 性能评估 | 第53-58页 |
结束语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