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关于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重要性及意义的研究 | 第11页 |
1.2.2 关于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基本原则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关于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主要内容的研究 | 第12页 |
1.2.4 关于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实现途径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的重难点 | 第14页 |
1.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2 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与思想基础 | 第16-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干部的涵义 | 第16页 |
2.1.2 干部教育思想的内涵 | 第16-17页 |
2.2 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17-19页 |
2.2.1 适应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 | 第17-18页 |
2.2.2 适应国内形势变化的需要 | 第18页 |
2.2.3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 第18-19页 |
2.3 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 | 第19-26页 |
2.3.1 马克思列宁主义干部教育思想 | 第19-21页 |
2.3.2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 | 第21-22页 |
2.3.3 邓小平干部教育思想 | 第22-23页 |
2.3.4 江泽民干部教育思想 | 第23-24页 |
2.3.5 胡锦涛干部教育思想 | 第24-26页 |
3 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 第26-34页 |
3.1 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6-30页 |
3.1.1 理想信念教育 | 第26-27页 |
3.1.2 党性修养教育 | 第27页 |
3.1.3 宗旨意识教育 | 第27-28页 |
3.1.4 敢于担当教育 | 第28-29页 |
3.1.5 廉洁自律教育 | 第29-30页 |
3.2 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第30-34页 |
3.2.1 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 第30-31页 |
3.2.2 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 | 第31页 |
3.2.3 党性教育与其它教育相结合 | 第31-34页 |
4 习近平干部教育思想的实现途径 | 第34-48页 |
4.1 读书学习教育法 | 第34-37页 |
4.1.1 研读经典著作 | 第34-35页 |
4.1.2 学习党章党规 | 第35-36页 |
4.1.3 学习系列讲话 | 第36-37页 |
4.2 道德修养教育法 | 第37-39页 |
4.2.1 弘扬优秀传统道德 | 第37-38页 |
4.2.2 着重道德实践 | 第38页 |
4.2.3 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 第38-39页 |
4.3 榜样示范教育法 | 第39-42页 |
4.3.1 正确认识榜样 | 第39-40页 |
4.3.2 正确对待榜样 | 第40-41页 |
4.3.3 学习弘扬榜样精神 | 第41-42页 |
4.4 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法 | 第42-44页 |
4.4.1“照镜子”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出发点 | 第42页 |
4.4.2“正衣冠”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内在要求 | 第42-43页 |
4.4.3“洗洗澡”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途径 | 第43-44页 |
4.4.4“治治病”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目的 | 第44页 |
4.5 知行合一教育法 | 第44-48页 |
4.5.1 重视理论学习 | 第45-46页 |
4.5.2 强化实践锻炼 | 第46页 |
4.5.3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第46-48页 |
5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