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卫生宣传教育论文

大众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21页
        1.2.1 健康信息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1.2.2 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1.2.3 健康信息素养的相关研究第19-21页
    1.3 研究内容第21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1-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21页
        1.4.2 创新点第21-22页
    1.5 研究思路第22-23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23-27页
    2.1 相关概念及其意义第23-24页
        2.1.1 信息素养第23页
        2.1.2 健康素养第23页
        2.1.3 健康信息服务第23页
        2.1.4 健康信息素养第23-24页
    2.2 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第24-27页
        2.2.1 健康信息服务是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两者的融合第24页
        2.2.2 健康信息素养是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两者的交叉第24-25页
        2.2.3 健康信息素养是健康素养的核心内容第25页
        2.2.4 健康信息素养是信息素养的一个分支第25-27页
第三章 大众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的理论模型第27-45页
    3.1 健康信息素养的研究基础第27-33页
        3.1.1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第27-28页
        3.1.2 健康信息源的分类与提供第28-31页
        3.1.3 健康信息素养与健康信息传播的关系第31-33页
    3.2 健康信息素养的内容体系第33-35页
        3.2.1 健康信息素养的主要内容第33页
        3.2.2 健康信息素养的培训对象第33-35页
        3.2.3 健康信息素养的服务机制第35页
        3.2.4 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第35页
    3.3 构建提升大众健康信息素养的教育体系第35-45页
        3.3.1 健康信息素养的培训方案第36-40页
        3.3.2 健康信息服务的平台构建第40-45页
第四章 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的理论模型分析——以美国大众健康信息素养为例第45-54页
    4.1 美国健康信息源的分类第45-47页
    4.2 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介绍第47-50页
        4.2.1 项目来源及工作目标第47-48页
        4.2.2 NLM的工作模块第48-50页
    4.3 美国健康信息素养(HIL)研究计划第50-51页
        4.3.1 背景及目标第50页
        4.3.2 过程及实施第50-51页
        4.3.3 效果及评价第51页
    4.4 启示第51-5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4-58页
    5.1 结论第54页
    5.2 对我国大众健康信息素养提升的建议第54-58页
        5.2.1 站在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布局第54-55页
        5.2.2 加大健康信息的宣传力度,增强对大众健康信息素养的教育第55页
        5.2.3 转变主体服务理念,构建网络健康信息多元化主体协同服务体系第55-56页
        5.2.4 开展个性化的健康信息服务与健康信息素养教育第56页
        5.2.5 着重培养与提升大众的健康信息素养能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华医典》医德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医德建设的启示
下一篇:“医药分开”改革研究--以山西L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