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内分泌腺肿瘤论文--垂体肿瘤论文

RET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缩略语表第5-7页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3-15页
文献回顾第15-27页
    1、脑垂体的解剖第15-16页
    2、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2.1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第17-18页
        2.2 诊断第18页
        2.3 治疗第18-20页
    3、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相关因子研究现状第20-26页
        3.1 原癌基因编码蛋白第20-22页
        3.2 抑癌基因相关因子第22-24页
        3.3 RET (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第24-26页
    4、展望第26-27页
实验一 RET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第27-36页
    1 研究对象、取材第27-29页
        1.1 纳入排除标准第27-28页
        1.2 临床资料与分组第28-29页
    2 RET免疫组化染色第29-31页
        2.1 材料第29-30页
        2.2 方法第30-31页
        2.3 光学显微镜观察垂体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第31页
        2.4 统计学分析第31页
    3 结果第31-34页
        一、RET表达水平和GH-PA患者术后缓解情况的关系第31-33页
        二、RET表达和GH-PA患者GH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第33-34页
    讨论第34-36页
实验二 调控RET依赖性GDNF信号通路对动物模型的影响第36-44页
    1 材料第36-38页
        1.1 组织标本及分组第36-37页
        1.2 实验试剂第37页
        1.3 实验仪器第37-38页
    2 方法第38-39页
        2.1 大鼠癫痫模型的建立第38页
        2.2 大鼠垂体瘤模型的建立第38页
        2.3 立体定向注射anti-GDNF抗体第38页
        2.4 脑电(EEG)和垂体大小检测第38-39页
        2.5 NeuN免疫组化染色第39页
        2.6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CA1(model1)或者垂体区域(model2)GDNF、RET、P53表达第39页
        2.7 统计学分析第39页
    3 结果第39-42页
        3.1 各组脑垂体的前后、上下径以及重量的比较第39-40页
        3.2 各组大鼠EEG监测结果和癫痫发作频率的比较第40页
        3.3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model1)以及垂体周围部位(model2)神经元NeuN染色第40-41页
        3.4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GDNF、RET和P53表达比较第41-42页
    4 讨论第42-44页
小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5页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DH复合体功能缺失调控肝癌细胞生存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Ras相关核蛋白Ran促进结直肠癌恶性表型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