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页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1 经济特区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自由贸易区的概念 | 第21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2.2.1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第22页 |
2.2.2 倒“U”型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增长极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俄罗斯经济特区的现状分析 | 第25-34页 |
3.1 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发展 | 第25-27页 |
3.1.1 俄罗斯经济特区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3.1.2 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 | 第26-27页 |
3.2 俄罗斯经济特区建设存在的优势 | 第27-28页 |
3.3 俄罗斯经济特区建设的制约因素 | 第28-29页 |
3.4 俄罗斯经济特区的正面影响 | 第29-32页 |
3.4.1 有利于推动经济后进区域的经济成长和改善投资环境 | 第29页 |
3.4.2 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吸引外资的范围和水平 | 第29-30页 |
3.4.3 有利于提高当局行政工作效率 | 第30页 |
3.4.4 有利于制度创新 | 第30-31页 |
3.4.5 有利于引进海外管理方式与人才 | 第31页 |
3.4.6 有利于缩小经济发展的区域差距 | 第31-32页 |
3.5 俄罗斯经济特区的负面影响 | 第32-34页 |
第4章 俄罗斯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4-39页 |
4.1 政治环境和政策方面 | 第34-37页 |
4.1.1 政局不稳定 | 第34-35页 |
4.1.2 管理政策不完善 | 第35-36页 |
4.1.3 政府财政扶持不足 | 第36-37页 |
4.2 区位选择方面 | 第37-39页 |
4.2.1 经济特区选址不合理 | 第37页 |
4.2.2 经济特区规模过大 | 第37-39页 |
第5章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分析及经验总结 | 第39-54页 |
5.1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历史及发展模式 | 第39-44页 |
5.1.1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历史 | 第39-40页 |
5.1.2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 | 第40-44页 |
5.2 中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 | 第44-48页 |
5.2.1 经济特区的自然概况 | 第44-45页 |
5.2.2 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 | 第45-46页 |
5.2.3 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 第46-48页 |
5.3 中国经济特区的战略作用 | 第48-51页 |
5.3.1 促进经济特区经济高速发展 | 第49-50页 |
5.3.2 有助于经济体制的转变 | 第50页 |
5.3.3 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 第50页 |
5.3.4 有助于完成中国统一大业 | 第50-51页 |
5.4 中国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 | 第51-54页 |
5.4.1 坚持创新和适用原则 | 第51-52页 |
5.4.2 重视人才的作用 | 第52页 |
5.4.3 西方先进管理经验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 第52-53页 |
5.4.4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第53-54页 |
第6章 俄罗斯发展经济特区的对策建议 | 第54-60页 |
6.1 政策方面 | 第54-56页 |
6.1.1 完善管理与财政政策政策 | 第54-56页 |
6.1.2 健全经济特区相关法律 | 第56页 |
6.2 区位选择方面 | 第56-58页 |
6.2.1 调整经济特区规模与位置 | 第56-57页 |
6.2.2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 第57-58页 |
6.3 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