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救助义务的界定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5-6页 |
一、夫妻之间救助义务问题的概述 | 第6-11页 |
(一)夫妻之间救助义务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二)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不能推论出救助义务 | 第7-11页 |
1、刑法理论界对此的分歧与冲突 | 第7-9页 |
2、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9页 |
3、违背救助义务与不作为犯罪之间的关系 | 第9-11页 |
二、我国刑法理论界的救助义务主要学说 | 第11-14页 |
(一)扶养义务衍生说 | 第11页 |
(二)社会公德与公共秩序说 | 第11-12页 |
(三)宪法条文说 | 第12页 |
(四)先行行为说 | 第12-14页 |
三、将救助义务实质化的可行性探讨 | 第14-18页 |
(一)形式作为义务存在的不足 | 第14-15页 |
(二)实质作为义务说的可取性 | 第15-18页 |
四、夫妻之间救助义务标准的界定 | 第18-24页 |
(一)以夫妻为密切共同体关系为关键要素 | 第18-21页 |
1、密切共同体关系的判断标准 | 第19-20页 |
2、以信赖关系作为救助义务产生的基础 | 第20-21页 |
(二)夫妻之间救助义务的前提条件 | 第21-24页 |
1、被害人处于现实危险中 | 第21-22页 |
2、被告人有形式上的作为义务 | 第22页 |
3、被告人具有排他性的支配地位 | 第22-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注释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