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海关监管研究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页
        1.3.2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 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1 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页
        1.4.2 关于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模式的研究综述第14-15页
        1.4.3 关于跨境B2B、B2C海关监管的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1.4.4 关于跨境B2B、B2C海关监管的国内研究综述第16-17页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7-19页
        1.5.1 创新点第17页
        1.5.2 不足之处第17-19页
第2章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第19-27页
    2.1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定义及特点第19页
    2.2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运营形式及典型案例第19-20页
    2.3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第20-21页
    2.4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发展近况第21-22页
    2.5 B2B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第22-24页
    2.6 B2C跨境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现状第24-25页
    2.7 海关职责以及一般贸易的海关监管第25-27页
第3章 理论基础第27-38页
    3.1 以出境B2B平台为基础的归纳法分析第27-28页
    3.2 成本价值链理论在进境B2C中的应用第28-30页
    3.3 风险管理分析第30-32页
    3.4 复制动态博弈分析第32-38页
第4章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模式及现状分析第38-53页
    4.1 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海关监管制度第38-39页
    4.2 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海关监管模式第39-40页
    4.3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B2B的海关监管现状第40-41页
    4.4 出境B2C模式下的海关监管现状第41-42页
    4.5 进境B2C模式下的海关监管现状第42-43页
    4.6 发达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政策分析第43-46页
        4.6.1 我国与发达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海关监管政策对比第43-45页
        4.6.2 发达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海关监管经验的借鉴第45-46页
    4.7 特殊监管区以及区内跨境电商的海关监管概况第46-49页
        4.7.1 特殊监管区概况第46-47页
        4.7.2 我国特殊监管区内的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现状第47-48页
        4.7.3 特殊监管区内海关监管存在的问题第48页
        4.7.4 不断优化特殊监管区内跨境电子商务的海关监管第48-49页
    4.8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发展概况以及相关政策第49-53页
第5章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存在的海关监管问题第53-58页
    5.1 跨境电子商务B2B模式下海关监管存在的问题第53-55页
        5.1.1 通关时效性难保障第53页
        5.1.2 税收征管体系有待完善第53页
        5.1.3 缺乏针对于B2B模式下海关监管法规第53页
        5.1.4 知识产权保护困难第53-54页
        5.1.5 海关缺乏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渠道第54-55页
    5.2 跨境电子商务B2C模式下海关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55-56页
        5.2.1 监管系统不完善带来的监管不平衡第55页
        5.2.2 贸易碎片化带来偷逃税及走私问题第55-56页
    5.3 存在的普遍问题第56-58页
        5.3.1 配套措施匮乏导致监管力量薄弱第56页
        5.3.2 缺乏监管政策宣传力度第56页
        5.3.3 海淘带来监管压力第56-58页
第6章 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8-63页
    6.1 相关结论第58页
    6.2 政策建议第58-63页
        6.2.1 优化完善我国B2B以及B2C跨境电商贸易的监管机制第58-59页
        6.2.2 明确合理、自用概念并加大限制自由裁量的权利第59页
        6.2.3 改革创新海关监管制度第59-60页
        6.2.4 构建完善多方联动监管及政企信息互通体系第60-61页
        6.2.5 稳步提升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第61页
        6.2.6 实施跨部门配合机制,充分第三方平台作用第61-62页
        6.2.7 加强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后记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贸区对天津金融创新影响研究
下一篇: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影响--基于TVP-VAR模型的分析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