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8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五、主要内容介绍 | 第10-11页 |
六、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11-13页 |
(一)难点 | 第12页 |
(二)创新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卢卡奇物化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13-19页 |
一、卢卡奇物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13-15页 |
(一)二十世纪初期资本主义新状况与无产阶级革命面临的新难题 | 第13-14页 |
(二)近代理性主义的物化思想 | 第14-15页 |
二、卢卡奇物化理论产生的学术背景 | 第15-19页 |
(一)卡尔·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对卢卡奇的影响 | 第15-16页 |
(二)席美尔“主客观文化”对卢卡奇的影响 | 第16-17页 |
(三)马克思·韦伯“合理性”理论对卢卡奇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物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各领域的表现 | 第19-28页 |
一、物化的理论内涵 | 第19-20页 |
二、物化的具体表现 | 第20-25页 |
(一)生产领域的物化 | 第20-22页 |
(二)政治领域的物化 | 第22-23页 |
(三)法律领域的物化 | 第23页 |
(四)思想领域的物化 | 第23-25页 |
三、对物化的扬弃 | 第25-28页 |
(一)思想基础——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 第25-26页 |
(二)克服路径——总体性辩证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物化理论的价值及局限 | 第28-33页 |
一、开创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28-30页 |
(一)开启辩证法思维方式的变革 | 第28页 |
(二)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领域的研究 | 第28-29页 |
(三)物化观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探讨 | 第29页 |
(四)霍克海默、阿多诺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 第29-30页 |
二、卢卡奇物化观的局限性 | 第30-33页 |
(一)物化、异化、对象化概念的混淆 | 第30-31页 |
(二)未看到历史的阶段性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