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1 虚拟化技术 | 第14-15页 |
1.1.2 动态二进制翻译技术 | 第15-16页 |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 | 第19-37页 |
2.1 VMM | 第19-30页 |
2.1.1 计算机体系结构 | 第19-20页 |
2.1.2 VMM 软件结构 | 第20-22页 |
2.1.3 构建VMM 的挑战 | 第22-29页 |
2.1.4 典型的虚拟机管理器 | 第29-30页 |
2.2 异构环境下虚拟化技术的优势 | 第30-33页 |
2.3 动态二进制翻译 | 第33-34页 |
2.3.1 一般结构 | 第33-34页 |
2.3.2 IA-32 EL | 第34页 |
2.4 在Itanium 平台上实现IA-32 架构虚拟化的挑战 | 第34-35页 |
2.4.1 x86 实模式 | 第34-35页 |
2.4.2 翻译代码缓存 | 第35页 |
2.4.3 中断的有效处理 | 第35页 |
2.4.4 MMIO | 第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vBtrans 设计与实现 | 第37-67页 |
3.1 结构设计 | 第37-40页 |
3.1.1 紧耦合结构 | 第38-39页 |
3.1.2 松耦合结构 | 第39-40页 |
3.2 系统实现 | 第40-66页 |
3.2.1 启动过程 | 第40-42页 |
3.2.2 内存虚拟化 | 第42-50页 |
3.2.3 中断虚拟化 | 第50-57页 |
3.2.4 I/O 虚拟化 | 第57-65页 |
3.2.5 SCB 和TCB 的同步 | 第65-6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vBtrans 系统优化 | 第67-75页 |
4.1 物理地址索引的TC 管理机制 | 第67-69页 |
4.2 主动中断处理策略 | 第69-72页 |
4.3 MMIO 自适应翻译 | 第72-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系统性能分析 | 第75-85页 |
5.1 实验平台 | 第75-76页 |
5.2 系统性能分析 | 第76-80页 |
5.2.1 SPEC CINT2000 | 第76-77页 |
5.2.2 UnixBench | 第77-79页 |
5.2.3 scp | 第79-80页 |
5.3 系统优化分析 | 第80-84页 |
5.3.1 以物理地址为索引的翻译代码缓存管理机制 | 第80-81页 |
5.3.2 主动中断处理策略 | 第81-83页 |
5.3.3 MMIO 优化 | 第83-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5-88页 |
6.1 相关工作 | 第85页 |
6.2 全文总结 | 第85-86页 |
6.3 未来工作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及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