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研究 | 第10-11页 |
二、未成年人监护问题的研究 | 第11页 |
三、未成年人监护与政府职能的研究 | 第11-12页 |
四、政府职能的研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主要概念 | 第13-15页 |
一、未成年人 | 第13页 |
二、未成年人监护 | 第13-14页 |
三、政府职能 | 第14-15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实证研究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未成年人监护概况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监护由私人事务向公共事务演变 | 第16-18页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过分倚重亲属的监护 | 第18-24页 |
一、过分倚重亲属的未成年人监护概述 | 第18-20页 |
二、过分倚重亲属监护在保障未成年人权益上的局限性 | 第20-24页 |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中政府职能的缺位 | 第24-32页 |
第一节 指导思想的缺位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监管机构的缺位 | 第25-27页 |
第三节 经费和措施的缺位 | 第27-30页 |
一、政府在监护经费上的缺位 | 第27-28页 |
二、政府在监护措施上的缺位 | 第28-30页 |
第四节 服务的缺位 | 第30-32页 |
一、政府在未成年人监护政策上的缺憾 | 第30-31页 |
二、政府在未成年人监护具体服务提供方面的瑕疵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政府职能缺位状态下的未成年人监护问题实证研究 | 第32-45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监护现状及问题》的家长调查 | 第32-38页 |
一、调查的目的 | 第32页 |
二、调查的对象及实施 | 第32-33页 |
三、调查的结论 | 第33-38页 |
第二节 未成年人监护问题的案例研究 | 第38-45页 |
一、校园清晨的伤害事故——监护人的两难困境 | 第38-41页 |
二、9岁女孩之死——呼唤国家监护制度 | 第41-45页 |
第五章 明确政府的未成年人监护职能 | 第45-59页 |
第一节 确立未成年人最佳利益原则,建立国家监护制度 | 第45-47页 |
一、确立未成年人最佳利益原则 | 第45-46页 |
二、建立国家监护制度 | 第46-47页 |
第二节 重构政府未成年人监护机构 | 第47-49页 |
一、重构政府未成年人监护机构的原则 | 第47-48页 |
二、重构政府未成年人监护机构的设想 | 第48-49页 |
第三节 落实政府的监护经费,制订监护监管措施 | 第49-56页 |
一、加快政府公共财政对未成年人监护经费的投入 | 第49-50页 |
二、对监护经费多渠道来源和有效使用的思考 | 第50-51页 |
三、制订有效的监护监督和救助措施 | 第51-56页 |
第四节 拓展未成年人监护服务 | 第56-59页 |
一、由消极的“维生救助”转向积极的“福利服务” | 第56页 |
二、形成多方组织共同参与的监护服务格局 | 第56-57页 |
三、拓展未成年人监护服务项目 | 第57-59页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