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电子银行分布式数据交换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前言第15-26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5-16页
        1.1.1 银行实现信息集成的意义第15-16页
        1.1.2 数据源集成的必要性第16页
    1.2 银行信息集成的主要问题第16-17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3页
        1.3.1 功能集成中的交互模式第17-20页
        1.3.2 异构环境下的数据集成第20-22页
        1.3.3 国内外相关技术产品介绍第22-23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3-26页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24-26页
2 电子银行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框架第26-34页
    2.1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指标第26-28页
        2.1.1 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目标第26-28页
        2.1.2 数据交换平台的集成对象第28页
    2.2 数据交换平台的信息集成方案第28-31页
        2.2.1 数据交换平台组件构成第29-30页
        2.2.2 数据交换平台的工作原理第30-31页
    2.3 信息集成中的关键技术第31-33页
        2.3.1 交互模式问题第31-32页
        2.3.2 异构环境下的数据集成第32页
        2.3.3 信息集成中的负载均衡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数据交换异构系统的功能集成第34-50页
    3.1 联机功能交互差异分析第34-38页
        3.1.1 功能集成交互压力分析第34-35页
        3.1.2 异构系统交互式比较第35-36页
        3.1.3 联机功能集成的分析及选择第36-38页
    3.2 联机业务功能集成的设计第38-46页
        3.2.1 查询类业务功能设计第39页
        3.2.2 通存业务功能设计第39-43页
        3.2.3 通兑业务功能设计第43-45页
        3.2.4 汇款业务功能设计第45-46页
    3.3 功能集成问题的研究与实现第46-49页
        3.3.1 批量交易核对的要求第47页
        3.3.2 交易数据核对功能的实现第47-48页
        3.3.3 交易数据核对的实施效果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数据交换异构系统数据模型的建立第50-64页
    4.1 交换平台中数据交换模型分析第50-61页
        4.1.1 数据差异分析第51-53页
        4.1.2 键值识别第53-54页
        4.1.3 元模型建立第54-55页
        4.1.4 数据转换的实现第55-61页
            4.1.4.1 结构差异转换第55-57页
            4.1.4.2 语义差异转换第57-59页
            4.1.4.3 子元数据模型交易分派第59-61页
    4.2 交换平台元数据的存储第61-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5 异构系统信息集成中负载算法设计第64-74页
    5.1 交换平台对系统处理能力指标第64-65页
    5.2 交换平台并行算法的架构设计第65-67页
    5.3 负载均衡算法第67页
    5.4 负载均衡算法的改进第67-71页
        5.4.1 假设条件第67-68页
        5.4.2 算法描述第68-69页
        5.4.3 负载均衡算法的改进第69-70页
        5.4.4 算法改进分析第70-71页
    5.5 实例分析与结果比较第71-73页
    5.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总结第74-76页
    6.1 本文总结第74-75页
    6.2 工作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目录第79-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恢复性司法及其对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借鉴
下一篇:面向集成数字电视平台的嵌入式图形库的移植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