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

我国财政监督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0页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手段第10页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0-12页
第2章 财政监督的理念第12-19页
    2.1 建国以来我国财政监督理念的演变第12-15页
        2.1.1 建国初期我国财政监督的指导思想第12页
        2.1.2 上世纪60至80年代“财政驻厂员”理念的提出与发展第12-13页
        2.1.3 “大检查”财政监督理念的提出与实施第13-14页
        2.1.4 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形成中的管理型财政监督理念第14-15页
    2.2 我国目前财政监督理念的得失评价第15-16页
    2.3 我国财政监督理念的科学化第16-19页
        2.3.1 依法财政监督的理念第17页
        2.3.2 财政绩效监督的理念第17-18页
        2.3.3 分工协作监督的理念第18-19页
第3章 财政监督的主体第19-28页
    3.1 我国现行财政监督主体状况分析第19-22页
        3.1.1 我国现行财政监督主体的设置第19-20页
        3.1.2 我国现行主要财政监督主体的职责权限第20-22页
    3.2 我国现行财政监督主体设置及其职责权限划分的弊端分析第22-24页
        3.2.1 造成了执法单位职能的相互混淆第23页
        3.2.2 影响了财政监督执法的严肃性第23页
        3.2.3 妨碍了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第23-24页
        3.2.4 降低了财政监督的效能第24页
    3.3 构建复合型财政监督主体的设想第24-28页
        3.3.1 立法财政监督主体第24-25页
        3.3.2 行政财政监督主体第25-26页
        3.3.3 社会中介机构财政监督主体第26-28页
第4章 财政监督的对象和范围第28-34页
    4.1 现行财政监督对象及其范围剖析第28-29页
        4.1.1 人大对财政监督的对象与范围第28页
        4.1.2 审计机关对财政的监督对象与范围第28-29页
        4.1.3 财政机关的财政监督对象与范围第29页
    4.2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下财政监督范围的重新界定第29-34页
        4.2.1 财政收入监督方面的范围确定第30-31页
        4.2.2 财政支出监督方面的范围确定第31-32页
        4.2.3 会计监督方面的范围确定第32页
        4.2.4 财政内部监督方面的范围确定第32-34页
第5章 财政监督的程序第34-40页
    5.1 现行财政监督程序现实样态第34-37页
        5.1.1 人大财政监督的程序第34-36页
        5.1.2 财政机关财政监督的程序第36-37页
    5.2 人大预算监督程序现存问题及其完善第37-38页
    5.3 财政机关监督程序现存问题及其改进第38-40页
第6章 财政监督中的行政处罚问题第40-45页
    6.1 财政监督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第40-41页
    6.2 财政监督行政处罚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第41-42页
        6.2.1 行政处罚的适用范围第41页
        6.2.2 行政处罚的执法主体第41页
        6.2.3 行政处罚的执法依据第41-42页
        6.2.4 行政处罚的执法手段第42页
        6.2.5 行政处罚的执法程序与救济途径第42页
    6.3 财政监督行政处罚法律制度现存问题及完善第42-45页
结束语第45-4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ventory Control System
下一篇: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