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4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30页 |
1.1.1 当前时代背景与安全研究 | 第11-17页 |
1.1.2 安全学科与科学发展背景 | 第17-20页 |
1.1.3 安全科学研究认识的演进 | 第20-29页 |
1.1.4 国内外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 第29-30页 |
1.2 研究动机及意义 | 第30-31页 |
1.3 本文研究问题的阐述 | 第31-32页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综述 | 第32-41页 |
1.4.1 国内外科学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32-38页 |
1.4.2 国内外主题挖掘及演进研究 | 第38-41页 |
1.5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41-43页 |
2 科学结构的共现分析理论与方法 | 第43-70页 |
2.1 科技文本共现现象分析 | 第43-44页 |
2.2 共现现象的数学表达 | 第44-47页 |
2.3 共现矩阵标准化及相似测度 | 第47-52页 |
2.3.1 对称矩阵标准化及相似测度 | 第47-52页 |
2.3.2 非对称矩阵元素的相似测度 | 第52页 |
2.4 共现矩阵可视化与聚类分析 | 第52-67页 |
2.4.1 共现矩阵可视化布局 | 第52-57页 |
2.4.2 共现矩阵网络化测度 | 第57-59页 |
2.4.3 共现矩阵的网络聚类 | 第59-62页 |
2.4.4 共现分析的莱顿算法 | 第62-67页 |
2.5 知识单元共现的叠加图分析 | 第67-6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3 安全科技文本数据采集及样本分布 | 第70-81页 |
3.1 数据获取和分布分析方法 | 第70-75页 |
3.1.1 数据采集策略 | 第71-74页 |
3.1.2 数据分布理论 | 第74-75页 |
3.2 数据的时间维度分析 | 第75-76页 |
3.3 数据的空间维度分析 | 第76-80页 |
3.3.1 国家/地区的分布 | 第77-78页 |
3.3.2 研究机构的分布 | 第78-8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4 基于领域共现的宏观安全科学结构 | 第81-96页 |
4.1 安全科学领域描述统计 | 第81-82页 |
4.2 学科领域的叠加分析 | 第82-92页 |
4.3 学科领域的共现分析 | 第92-9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5 基于期刊共现的中观安全科学结构 | 第96-118页 |
5.1 安全科学研究期刊分布 | 第96-97页 |
5.2 期刊聚类图的叠加分析 | 第97-102页 |
5.3 安全科学期刊共现分析 | 第102-117页 |
5.3.1 期刊的耦合聚类 | 第103-108页 |
5.3.2 期刊共被引聚类 | 第108-11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6 基于主题共现的微观安全科学结构及演进分析 | 第118-150页 |
6.1 科技文本主题识别及分析 | 第118-123页 |
6.2 安全科学关键词统计分布 | 第123-124页 |
6.3 安全科学高频关键词及时序演进 | 第124-134页 |
6.3.1 安全科学关键词词频分析 | 第124-131页 |
6.3.2 安全科学主题词网络聚类 | 第131-134页 |
6.4 安全科学主题网络时序演进 | 第134-145页 |
6.4.1 安全科学文献的时间切片 | 第134页 |
6.4.2 1900-1990年安全科学主题网络演进 | 第134-139页 |
6.4.3 1991-2014年安全科学主题网络演进 | 第139-14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5-150页 |
7 专题研究—以职业安全主题研究为例 | 第150-174页 |
7.1 安全科学的子领域选取 | 第150-155页 |
7.1.1 职业安全专题研究选取依据 | 第150-151页 |
7.1.2 职业安全研究增长及研究分布 | 第151-152页 |
7.1.3 职业安全领域及期刊知识流动 | 第152-155页 |
7.2 职业安全主题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155-162页 |
7.2.1 英文职业安全研究的主题分布 | 第155-160页 |
7.2.2 中文职业安全研究的主题分布 | 第160-162页 |
7.3 职业安全主题分布的影响分析 | 第162-166页 |
7.4 职业安全研究的热点前沿领域 | 第166-171页 |
7.4.1 国际职业安全前沿领域及主题探测 | 第166-171页 |
7.4.2 中文职业安全前沿领域及主题探测 | 第171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71-17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74-178页 |
8.1 本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174-176页 |
8.2 创新点 | 第176-177页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177-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92页 |
图表索引 | 第192-196页 |
附录 | 第196-220页 |
附录A 安全科学领域共现矩阵 | 第196-197页 |
附录B 安全科学期刊耦合与共被引期刊 | 第197-202页 |
附录C 1990-2014年安全科学高频关键词列表 | 第202-203页 |
附录D 1900-1990年安全科学主题词词频表 | 第203-206页 |
附录E 1991-2010年安全科学关键词词频表 | 第206-208页 |
附录F 2011-2014年安全科学关键词词频表 | 第208-210页 |
附录G WEB OF SCIENCETM核心集数据完整格式 | 第210-215页 |
附录H 国内外与本博士论文相近的研究 | 第215-2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220-222页 |
致谢 | 第222-2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