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准东地区低阶煤储层物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20页
    1.1 选题背景、项目依托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页
    1.4 实物工作量第17-18页
    1.5 主要研究进展第18-20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20-28页
    2.1 区域地质第20-23页
        2.1.1 区域构造第20-22页
        2.1.2 区域地层第22-23页
    2.2 含煤岩系第23-24页
    2.3 宏观煤储层发育特征第24-28页
3 准东煤储层煤岩煤质特征第28-40页
    3.1 煤变质作用第28-30页
    3.2 煤岩特征第30-36页
        3.2.1 宏观煤岩第30-34页
        3.2.2 显微组成第34-36页
    3.3 煤质特征第36-38页
    3.4 煤相类型第38-40页
4 准东低阶煤储层生—含气特征第40-50页
    4.1 准东低阶煤层气的生成第40-42页
    4.2 准东煤岩吸附性第42-45页
        4.2.1 不同煤级吸附性差异显现第42-43页
        4.2.2 吸附性影响因素第43-45页
    4.3 吸附孔隙特征第45-47页
    4.4 煤层含气量第47-50页
5 准东低阶煤储层孔隙发育特征第50-64页
    5.1 孔隙的分类与表征方法第50页
        5.1.1 孔隙的分类第50页
        5.1.2 孔隙的表征第50页
    5.2 压汞法渗流孔隙特征分析第50-54页
    5.3 核磁共振(NMR)孔隙特征第54-57页
        5.3.1 NMR原理与实验方案第54-56页
        5.3.2 NMR孔裂隙特征第56-57页
    5.4 核磁共振T2谱与压汞孔径分布曲线相似性研究第57-59页
        5.4.1 理论基础第57-58页
        5.4.2 实验分析第58-59页
    5.5 扫描电镜孔裂隙特征第59-61页
    5.6 煤储层的渗透性第61-64页
6 准东地区煤层气富集区综合评价第64-77页
    6.1 低阶煤层气综合评价方法和评价要点第64-67页
        6.1.1 评价方法第64页
        6.1.2 低阶煤层气富集区评价要点第64-67页
    6.2 低阶煤层气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第67-75页
        6.2.1 低阶煤层气富集有利区评价体系第67-69页
        6.2.2 评价参数隶属度的确定第69-73页
        6.2.3 评价参数权重的确定第73-75页
    6.3 准东低阶煤层气有利区第75-77页
7 结论第77-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附录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雨水渗滤设施填料改良及其对典型重金属去除效果研究
下一篇:神华准能集团经济本质安全项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