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秘密监听制度
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秘密监听制度的概述 | 第8-13页 |
(一) 秘密监听的定义和种类 | 第8-9页 |
1. 秘密监听的定义 | 第8-9页 |
2. 秘密监听的分类 | 第9页 |
(二) 秘密监听的特点 | 第9-10页 |
1. 秘密性 | 第9页 |
2. 技术性 | 第9-10页 |
3. 强制性 | 第10页 |
4. 程序性 | 第10页 |
5. 可靠性 | 第10页 |
(三) 秘密监听制度的必要性 | 第10-13页 |
1. 惩罚犯罪的要求 | 第10-11页 |
2. 保障人权的要求 | 第11-13页 |
二、秘密监听制度的原则 | 第13-17页 |
(一) 程序法定原则 | 第13-14页 |
1. 执行主体法定 | 第13页 |
2. 监听对象法定 | 第13-14页 |
3. 监听案件范围法定 | 第14页 |
(二) 令状原则 | 第14-15页 |
(三) 比例原则 | 第15-17页 |
1. 适当性原则 | 第15页 |
2. 最小侵害性原则 | 第15页 |
3. 均衡性原则 | 第15-17页 |
三、域外监听制度概述 | 第17-19页 |
(一) 域外监听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 第17页 |
(二) 监听制度在国际法上的发展 | 第17页 |
(三) 监听制度在国外的发展概述 | 第17-19页 |
四、我国秘密监听制度现状及问题 | 第19-22页 |
(一) 我国秘密监听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9-20页 |
1. 秘密监听制度的宪法依据 | 第19页 |
2. 秘密监听制度的其他法律依据 | 第19-20页 |
(二) 立法现状带来的困境 | 第20-22页 |
1. 检察院秘密侦查权的困境 | 第20页 |
2. 具体操作程序的困境 | 第20页 |
3. 所获证据效力的困境 | 第20-21页 |
4. 人权保障的困境 | 第21-22页 |
五、对我国秘密监听制度构建的设想 | 第22-29页 |
(一) 规定秘密监听的原则 | 第22页 |
(二) 秘密监听具体操作程序的设想 | 第22-26页 |
1. 监听案件适用的范围 | 第22-23页 |
2. 监听案件的适用条件 | 第23-24页 |
3. 监听案件的审批和执行主体 | 第24页 |
4. 监听案件执行中的制约措施 | 第24-25页 |
5. 监听资料的保存、使用和销毁 | 第25-26页 |
(三) 秘密监听相关证据问题 | 第26-27页 |
1. 秘密监听的证据运用应当采取补强证据规则 | 第26页 |
2. 对于监听资料有轻微程序瑕疵情况的处理 | 第26-27页 |
3. 对特殊案件适用证据排除规则 | 第27页 |
(四) 我国非法监听的救济程序 | 第27-29页 |
1. 赋予当事人事后的知情权和异议权 | 第27-28页 |
2. 发挥检察院监督职能 | 第28页 |
3. 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