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侦查阶段隐私权保护的基本问题 | 第11-17页 |
(一) 侦查阶段概论——侦查与侦查行为 | 第11-13页 |
1. 侦查的内涵与外延初探 | 第11页 |
2. 侦查行为的分类 | 第11-13页 |
(二) 侦查阶段隐私权概论 | 第13-17页 |
1. 隐私权的内涵和性质 | 第13-14页 |
2. 侦查阶段的隐私权 | 第14-15页 |
3. 侦查阶段隐私权保护的主体界定 | 第15-17页 |
二、侦查阶段公民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20页 |
(一) 现实基础——我国对侦查阶段隐私权保护的不足 | 第17-18页 |
1. 立法上的薄弱 | 第17页 |
2. 司法层面的不足 | 第17-18页 |
3. 公民自身隐私权保护意识的欠缺 | 第18页 |
(二) 理论基础——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18-20页 |
三、具体侦查行为中的隐私权保护 | 第20-26页 |
(一) 搜查措施与个人隐私权 | 第20-21页 |
1. 搜查措施探析 | 第20页 |
2. 搜查对公民隐私权的影响 | 第20-21页 |
(二) 强制取样与个人隐私权 | 第21-22页 |
1. 强制取样探析 | 第21-22页 |
2. 强制取样对公民隐私权的影响 | 第22页 |
(三) 监听与个人隐私权 | 第22-23页 |
1. 监听探析 | 第22-23页 |
2. 监听对公民隐私权的影响 | 第23页 |
(四) 讯问、询问与个人隐私权 | 第23-25页 |
1. 讯问、询问探析 | 第23-24页 |
2. 讯问、询问对公民隐私权的影响 | 第24-25页 |
(五) 扣押与个人隐私权 | 第25-26页 |
1. 扣押探析 | 第25页 |
2. 扣押对公民隐私权的影响 | 第25-26页 |
四、侦查阶段隐私权保护机制的域外考察 | 第26-30页 |
(一) 域外强制侦查的限制规定及对隐私权保护的意义 | 第26页 |
(二) 沉默权制度 | 第26-28页 |
1. 沉默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27页 |
2. 沉默权制度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方面的作用 | 第27-28页 |
(三)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 第28-30页 |
1.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28页 |
2.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对公民隐私权的影响 | 第28-30页 |
五、完善我国侦查阶段公民隐私权保护的建议 | 第30-34页 |
(一) 理念的更新 | 第30-31页 |
(二) 完善我国刑事诉讼中人权保护尤其是隐私权保护立法 | 第31页 |
(三) 确立沉默权制度,增强公民隐私权保护力度 | 第31-32页 |
(四) 建立隐私侵权救济机制,增强公民隐私权保护意识 | 第32页 |
(五) 建立程序违法制裁机制 | 第32-33页 |
(六) 对新闻媒体进行侦查情况报道的必要限制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