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无量的《诗经》学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绪论 | 第9-17页 |
| 第一章 关于“孔子删《诗》”的研究 | 第17-30页 |
| 第一节“孔子删《诗》”问题的提出与发展 | 第17-24页 |
| 一、汉代 | 第17-18页 |
| 二、唐代 | 第18-20页 |
| 三、宋代 | 第20-21页 |
| 四、清代 | 第21-24页 |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后“孔子删《诗》”问题的发展 | 第24-25页 |
| 第三节 谢无量关于“孔子删《诗》”问题的看法 | 第25-27页 |
| 第四节 建国至今“孔子删《诗》”问题的进展 | 第27-28页 |
| 第五节“孔子删《诗》”问题之我见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关于《诗序》作者问题的研究 | 第30-41页 |
| 第一节 汉代至清末关于《诗序》作者的说法 | 第31-34页 |
| 一、汉代 | 第31页 |
| 二、魏晋南北朝 | 第31-32页 |
| 三、隋唐 | 第32-33页 |
| 四、宋代 | 第33页 |
| 五、元明清 | 第33-34页 |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初关于《诗序》作者的说法 | 第34-37页 |
| 一、“古史辨派”关于《诗序》作者的研究 | 第34-35页 |
| 二、谢无量关于《诗序》作者的研究 | 第35-37页 |
| 三、其他《诗序》作者的说法 | 第37页 |
| 第三节 建国后关于《诗序》作者的说法 | 第37-39页 |
| 第四节 《诗序》作者问题之我见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谢无量《诗经》学研究的特点 | 第41-58页 |
| 第一节 《诗经》的去经典化 | 第41-45页 |
| 一、《诗经》经典化的形成 | 第41-42页 |
| 二、《诗经》经典化的消解 | 第42-44页 |
| 三、对于《诗序》的批判 | 第44-45页 |
| 第二节 信古中的疑古 | 第45-48页 |
| 一、谢无量的任教经历 | 第45-46页 |
| 二、主张“孔子删《诗》” | 第46页 |
| 三、疑古意识的流露 | 第46-48页 |
| 第三节“以诗存史”的诗学观 | 第48-53页 |
| 一、中国最古的史料——《诗经》 | 第48-49页 |
| 二、《诗经》的史学研究 | 第49-53页 |
| 第四节 现代学术方法的运用 | 第53-58页 |
| 一、《诗经研究》中现代学术方法的运用 | 第54-55页 |
| 二、《诗经》的文艺观研究 | 第55-58页 |
| 结语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