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10-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16-17页 |
一、科学技术预期治理的提出 | 第17-27页 |
(一)科学技术的伦理风险 | 第17-19页 |
(二)科学技术风险治理的困境 | 第19-22页 |
1. 第一阶段:预警性技术评估 | 第19-20页 |
2. 第二阶段:建构性技术评估 | 第20-22页 |
(三)科学技术预期治理的提出 | 第22-27页 |
1. 预期治理的概念追溯 | 第22-25页 |
2. 预期治理的概念解析 | 第25-27页 |
二、科学技术的预期与治理 | 第27-41页 |
(一)科学技术预期治理的“预期”——能力构成 | 第27-33页 |
1. 预见能力 | 第27-28页 |
2. 参与能力 | 第28-31页 |
3. 整合能力 | 第31-33页 |
(二)科学技术预期治理的“治理”——实践过程 | 第33-41页 |
1. 多元参与的预见过程 | 第33-35页 |
2. 民主视角下的参与过程 | 第35-38页 |
3. 更深层次的整合过程 | 第38-41页 |
三、我国科学技术预期治理的现实分析 | 第41-45页 |
(一)我国科学技术预期治理的问题关注 | 第41页 |
1. 转基因问题 | 第41页 |
2. 环境问题 | 第41页 |
(二)关于我国科学技术预期治理的分析 | 第41-42页 |
(三)思考与建议:关注科学技术的预期治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 | 第42-45页 |
1. 预期治理使得技术发展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相统一 | 第43页 |
2. 预期治理使得技术本身理性与非理性能够协调互补 | 第43页 |
3. 预期治理使得技术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相统一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