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 | 第8-11页 |
第一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渊源 | 第8页 |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背景 | 第8-9页 |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社会基础 | 第8-9页 |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依据 | 第9页 |
第三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 | 第9-11页 |
第二章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 | 第11-13页 |
第一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 | 第11-12页 |
一、对宽严相济中的"宽"的理解 | 第11页 |
二、对宽严相济中的"严"的理解 | 第11-12页 |
三、对宽严相济中的"济"的理解 | 第12页 |
第二节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 | 第12-13页 |
第三章 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实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第13-15页 |
第一节 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现状 | 第13-14页 |
一、在执法理念上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二、在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途径 | 第14-15页 |
一、"当严则严"是查办职务犯罪的首要责任 | 第14页 |
二、依法贯彻"当宽则宽"的执法精神 | 第14-15页 |
第四章 审查逮捕工作中实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第15-19页 |
第一节 审查逮捕工作现状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审查批准逮捕中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途径 | 第16-19页 |
一、建立逮捕必要性评估机制 | 第16-17页 |
二、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审理机制 | 第17页 |
三、建立释法说理工作机制 | 第17页 |
四、完善非羁押强制措施 | 第17-19页 |
第五章 公诉工作中实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第19-24页 |
第一节 公诉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 | 第19页 |
一、依法贯彻"严"的一方面 | 第19页 |
二、依法贯彻"宽"的一方面 | 第19页 |
第二节 完善相对不起诉制度 | 第19-21页 |
一、相对不起诉制度的司法现状 | 第20页 |
二、完善相对不起诉制度的措施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构建刑事和解制度 | 第21-24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司法现状 | 第21-22页 |
二、完善刑事和解制度的措施 | 第22-24页 |
第六章 监所检察中实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第24-30页 |
第一节 监所检察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要求 | 第24-26页 |
一、严厉查办监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 | 第24页 |
二、预防和纠正超期羁押行为 | 第24-25页 |
三、对在押人员实施区别对待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完善落实社区矫正制度 | 第26-30页 |
一、社区矫正制度的司法现状 | 第26-27页 |
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措施 | 第27-30页 |
第七章 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实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 第30-33页 |
第一节 审查逮捕阶段的具体实现途径 | 第30页 |
第二节 审查起诉阶段的具体途径 | 第30-32页 |
第三节 刑罚执行阶段的具体实现途径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