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1.4.1 研究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16-18页
第2章 理论综述第18-34页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及内涵第18-25页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概念第18-20页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第20-21页
        2.1.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领域第21-25页
    2.2 产业集聚理论第25-31页
        2.2.1 产业集聚的概念第25页
        2.2.2 产业集聚的特征与类型第25-26页
        2.2.3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第26-31页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第31-34页
        2.3.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内生动力第31-33页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外生动力第33-34页
第3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现状研究第34-46页
    3.1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与特征第34-37页
        3.1.1 全国总体情况第34-35页
        3.1.2 分产业运行情况第35-37页
        3.1.3 产业特征第37页
    3.2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现状研究第37-46页
        3.2.1 整体格局第37-40页
        3.2.2 产业规模第40-41页
        3.2.3 科技活动情况第41-46页
第4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评价实证研究第46-70页
    4.1 评价方法第46-47页
        4.1.1 评价目的第46页
        4.1.2 问卷情况第46页
        4.1.3 评价指标选取第46-47页
    4.2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研究第47-56页
        4.2.1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础第48-52页
        4.2.2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态势分析第52-55页
        4.2.3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分析第55-56页
    4.3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评价的技术指标第56-62页
        4.3.1 行业集中度第56-59页
        4.3.2 区位熵第59-62页
    4.4 集聚水平综合评价第62-70页
        4.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62页
        4.4.2 指标体系设计及说明第62-65页
        4.4.3 集聚发展评价方法第65-66页
        4.4.4 测算结果及问题分析第66-70页
第5章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发展对策第70-78页
    5.1 夯实集聚发展基础第70-72页
        5.1.1 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第70页
        5.1.2 强化人力资源基础第70-71页
        5.1.3 完善相关机制基础第71-72页
    5.2 优化集聚发展环境第72-74页
        5.2.1 优化政策环境第72-73页
        5.2.2 优化投融资环境第73页
        5.2.3 优化创新环境第73-74页
    5.3 优化产业结构第74-78页
        5.3.1 完善产业结构政策第74-75页
        5.3.2 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第75页
        5.3.3 创新产业组织结构第75-78页
第6章 结论第78-80页
    6.1 研究总结第78页
    6.2 研究局限第78页
    6.3 研究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6页
附录第86-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圳市城市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税收核定征收管理的不足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