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几种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2-34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发光材料简述第12-19页
        1.2.1 稀土发光材料第13-16页
        1.2.2 几种其他上转换发光材料第16-19页
    1.3 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第19-25页
        1.3.1 热分解法第19-21页
        1.3.2 水热/溶剂热法第21-22页
        1.3.3 共沉淀法第22-24页
        1.3.4 溶胶-凝胶法第24-25页
    1.4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的应用第25-31页
        1.4.1 生物医学成像第25-28页
        1.4.2 生物检测第28-29页
        1.4.3 显示和照明第29-31页
        1.4.5 其他应用第31页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第31-34页
第2章 实验内容及表征方法第34-40页
    2.1 主要试剂第34页
    2.2 合成方法第34-36页
        2.2.1 溶剂热法第34页
        2.2.2 静电纺丝法第34-36页
        2.2.3 高温固相反应法第36页
    2.3 分析测试与表征第36-40页
        2.3.1 X 射线衍射 (XRD)第36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第36-37页
        2.3.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FESEM)第37页
        2.3.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第37页
        2.3.5 紫外-可见 (UV-vis) 光谱第37页
        2.3.6 上转换发光光谱第37页
        2.3.7 光致发光 (PL) 光谱第37页
        2.3.8 阴极射线发光 (CL) 光谱第37页
        2.3.9 衰减曲线和荧光寿命第37-38页
        2.3.10 N_2吸附-脱附实验第38页
        2.3.11 上转换激光倒置荧光显微镜第38页
        2.3.12 核磁共振成像仪第38-40页
第3章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第40-76页
    3.1 NaGdF_4:Yb/Er 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用于双模式成像和基因传递第40-51页
        3.1.1 引言第40-41页
        3.1.2 样品制备第41-42页
        3.1.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2-50页
        3.1.4 小结第50-51页
    3.2 NaYF_4: Yb/Er/Gd 纳米晶修饰的 SiO2管在药物传输和生物成像的应用第51-68页
        3.2.1 引言第51-52页
        3.2.2 样品制备第52-54页
        3.2.3 结果与讨论第54-67页
        3.2.4 小结第67-68页
    3.3 HAp: Yb/Er 用于生物成像的研究第68-76页
        3.3.1 引言第68-69页
        3.3.2 样品制备第69-70页
        3.3.3 结果与讨论第70-74页
        3.3.4 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稀土掺杂 NaYF_4修饰的 SiO_2管作为有色染料废水吸附剂的研究第76-88页
    4.1 引言第76-77页
    4.2 样品制备第77-78页
        4.2.1 合成不同颜色的上转换发光二氧化硅纳米管第77-78页
        4.2.2 有色染料的吸附和降解过程第7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8-85页
        4.3.1 SNTs 的表征第78-80页
        4.3.2 多种颜色上转换发光的高纯度二氧化硅纳米管的形成机理第80-82页
        4.3.3 染料的吸附及吸附剂的再生循环实验第82-84页
        4.3.4 SNTs 与染料间的荧光共振能量传递(LRET)第84-85页
    4.4 小结第85-88页
第5章 CaGdAlO_4: Tb~(3+)/Eu~(3+)作为全彩色 FED 的应用研究第88-106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样品制备第89页
    5.3 实验结果第89-104页
        5.3.1 结晶行为和形貌第89-92页
        5.3.2 光致发光性质第92-100页
        5.3.3 阴极发光性质第100-104页
    5.4 小结第104-106页
第6章 结论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42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2-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维材料若干热力学参数的尺寸和界面效应
下一篇:TLR4在移植静脉内膜增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