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

掺杂型纳米TiO2光催化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6页
   ·TiO_2的光催化作用原理第9-11页
   ·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第11-12页
   ·影响TiO_2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因素第12-14页
     ·晶型第12-13页
     ·缺陷第13页
     ·粒子尺寸第13页
     ·表面积第13-14页
     ·光照条件第14页
   ·TiO_2光催化剂改性的主要途径第14-21页
     ·TiO_2表面光敏化第14-15页
     ·非金属掺杂第15-17页
     ·金属离子掺杂第17-19页
     ·金属/非金属共掺杂第19-20页
     ·其他方法第20-21页
   ·TiO_2光催化薄膜的制备方法第21-22页
     ·载体的影响第21页
     ·负载方法第21-22页
   ·TiO_2光催化剂的应用第22-25页
     ·污水处理第23-24页
     ·空气净化第24页
     ·抗菌、杀菌第24页
     ·光催化制氢第24-25页
     ·自清洁去污与防雾防烟第25页
   ·论文的选题思路第25-26页
第二章 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第26-38页
   ·实验部分第26-27页
     ·仪器与设备第26页
     ·实验原料第26-27页
   ·结构与性能表征第27-29页
     ·XRD分析第27页
     ·AFM分析第27页
     ·UV-vis分析第27-28页
     ·XPS分析第28页
     ·接触角测试分析第28页
     ·Raman分析第28页
     ·PAS分析第28页
     ·SEM分析第28-29页
   ·样品的制备第29-32页
     ·溶胶的制备第29-31页
     ·薄膜的制备第31-32页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32-38页
     ·薄膜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第32-33页
     ·薄膜的抗菌性能测试实验第33-38页
第三章 纳米TiO_2薄膜制备工艺研究第38-50页
   ·溶胶最佳配比条件的确定第38-46页
     ·TiO_2薄膜的UV-Vis结果第39-41页
     ·TiO_2薄膜的XRD结果第41-44页
     ·TiO_2薄膜的AFM结果第44-46页
   ·负载层数及焙烧条件的选择第46-48页
   ·最佳工艺下TiO_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第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四章 过渡金属掺杂TiO_2薄膜的表征及活性研究第50-67页
   ·掺杂薄膜的XPS结果第50-54页
   ·掺杂薄膜的XRD结果第54-60页
     ·Fe/TiO_2薄膜的XRD结果第54-56页
     ·V/TiO_2薄膜的XRD结果第56-58页
     ·Co/TiO_2薄膜的XRD结果第58-60页
   ·掺杂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第60-65页
     ·Fe/TiO_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第60-61页
     ·V/TiO_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第61-62页
     ·Co/TiO_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第62-63页
     ·过渡金属掺杂TiO_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讨论第63-65页
   ·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Fe/TiO_2薄膜的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第67-82页
   ·Raman表征第67-68页
   ·紫外可见光谱表征第68-69页
   ·亲水性表征第69-71页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第71-73页
   ·正电子湮灭表征第73-75页
   ·抗菌性能研究第75-80页
     ·Fe/TiO_2薄膜对生理盐水中引入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第75-77页
     ·Fe/TiO_2薄膜对印染废水中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第77-78页
     ·Fe/TiO_2薄膜对印染废水中总细菌的抗菌性能第78页
     ·Fe/TiO_2薄膜对地表水中总细菌的抗菌性能第78-79页
     ·抗菌性能与降解甲基橙性能比较第79-80页
   ·小结第80-82页
第六章 结论第82-84页
   ·结论第82-83页
   ·论文创新点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附录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氢同位素的微气相色谱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低温度条件下多晶氢化锂的水解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