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3页 |
| 1.3 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 1.3.1 网络传播 | 第13页 |
| 1.3.2 网络媒体 | 第13页 |
| 1.3.3 创新 | 第13-14页 |
| 1.3.4 公安机关 | 第14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朝阳公安网络传播工作开展的现状分析 | 第16-29页 |
| 2.1 朝阳公安网络传播工作概况 | 第16-22页 |
| 2.1.1 朝阳市民使用朝阳公安网络媒体平台情况调查 | 第16-18页 |
| 2.1.2 朝阳市公安局网络传播工作开展概况 | 第18-22页 |
| 2.2 朝阳公安网络传播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2-26页 |
| 2.2.1 网络传播平台影响力不足 | 第22-23页 |
| 2.2.2 网络信息传播效率不高 | 第23页 |
| 2.2.3 运用平台引导舆论导向能力不足 | 第23-24页 |
| 2.2.4 网络平台所得信息未有效利用 | 第24-26页 |
| 2.3 朝阳公安网络传播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6-29页 |
| 2.3.1 网络传播平台基础建设不完善 | 第26页 |
| 2.3.2 未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传播作用 | 第26-27页 |
| 2.3.3 舆论危机的网络引导机制不健全 | 第27页 |
| 2.3.4 缺乏网络传播工作互动共享机制 | 第27-29页 |
| 3 朝阳公安网络传播工作创新的方案论证 | 第29-36页 |
| 3.1 理论依据 | 第29-30页 |
| 3.1.1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分析 | 第29页 |
| 3.1.2 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分析 | 第29页 |
| 3.1.3 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分析 | 第29-30页 |
| 3.2 现实依据 | 第30-32页 |
| 3.2.1 深圳市公安局网络传播工作经验 | 第30-31页 |
| 3.2.2 香港警察公共关系科网络传播工作经验 | 第31页 |
| 3.2.3 深圳、香港公安网络传播工作的启示 | 第31-32页 |
| 3.3 朝阳公安网络传播工作创新的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 3.3.1 指导思想 | 第32页 |
| 3.3.2 组织领导 | 第32页 |
| 3.3.3 工作思路 | 第32-33页 |
| 3.3.4 工作目标 | 第33页 |
| 3.3.5 工作要求 | 第33-34页 |
| 3.4 朝阳公安网络传播工作创新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6页 |
| 3.4.1 基础条件分析 | 第34-35页 |
| 3.4.2 预期效果分析 | 第35-36页 |
| 4 朝阳公安网络传播工作创新的对策建议 | 第36-45页 |
| 4.1 完善网络传播平台建设运行 | 第36-39页 |
| 4.1.1 加大网络问政平台推广力度 | 第36页 |
| 4.1.2 拓展网上平台办事功能 | 第36-37页 |
| 4.1.3 加大资源支持力度 | 第37-39页 |
| 4.2 拓展网络平台传播功能 | 第39-40页 |
| 4.2.1 健全朝阳公安网络信息传播管理制度 | 第39-40页 |
| 4.2.2 建立信息传播联动工作机制 | 第40页 |
| 4.3 建立舆论导向网络引导机制 | 第40-42页 |
| 4.3.1 完善舆论危机网络应急处置机制 | 第41-42页 |
| 4.3.2 建立涉警网络信息监测、跟踪机制 | 第42页 |
| 4.3.3 建立网络言论引导队伍 | 第42页 |
| 4.4 构建信息共享网络互动体系 | 第42-45页 |
| 4.4.1 利用网络加强警民互动交流 | 第43页 |
| 4.4.2 网上网下有效融合 | 第43-44页 |
| 4.4.3 依托网络建设学习型公安队伍 | 第44-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 附录A 朝阳市民对朝阳公安网络传播平台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