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关键词释义 | 第10-14页 |
1.2.1 政府采购 | 第10-13页 |
1.2.2 中小企业 | 第13-14页 |
1.2.3 SMART分析法 | 第14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大连市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现状 | 第20-30页 |
2.1 大连市中小企业概况及政府采购扶持措施 | 第20-23页 |
2.1.1 大连市中小企业概况 | 第20-21页 |
2.1.2 主要扶持政策措施 | 第21-23页 |
2.2 大连市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效果及问题 | 第23-30页 |
2.2.1 企业参与率 | 第23页 |
2.2.2 企业受惠率 | 第23-24页 |
2.2.3 中标企业结构 | 第24-27页 |
2.2.4 中标企业集中度 | 第27-28页 |
2.2.5 “逆向选择”问题 | 第28-30页 |
3 大连市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问题分析 | 第30-38页 |
3.1 政策制定的SMART分析 | 第30-33页 |
3.1.1 政策制定明确性分析 | 第30-32页 |
3.1.2 政策制定可度量性分析 | 第32-33页 |
3.1.3 政策制定可实现性分析 | 第33页 |
3.1.4 政策制定相关性和时限性分析 | 第33页 |
3.2 相关主体政策执行问题分析 | 第33-36页 |
3.2.1 政策制定者 | 第33-34页 |
3.2.2 采购人 | 第34-35页 |
3.2.3 代理机构 | 第35-36页 |
3.3 中小企业自身问题分析 | 第36-38页 |
3.3.1 信心和意愿 | 第36页 |
3.3.2 获取信息能力 | 第36页 |
3.3.3 履约诚信 | 第36-38页 |
4 大连市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方案 | 第38-47页 |
4.1 国外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特点分析 | 第38-40页 |
4.1.1 扶持政策的体系化和完备性 | 第38页 |
4.1.2 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本地化 | 第38-39页 |
4.1.3 扶持政策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 第39-40页 |
4.1.4 扶持政策和电子手段的结合 | 第40页 |
4.2 大连市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的工作原则 | 第40-42页 |
4.2.1 依法扶持原则 | 第40-41页 |
4.2.2 分阶段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41页 |
4.2.3 分类扶持原则 | 第41页 |
4.2.4 兼顾短中长期原则 | 第41-42页 |
4.3 大连市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方案设计 | 第42-44页 |
4.3.1 方案一:以补充完善机构设置及软硬件建设推动政策落实 | 第42-43页 |
4.3.2 方案二:优化细化现有政策逐步完善政策体系 | 第43-44页 |
4.4 方案可行性分析 | 第44-47页 |
4.4.1 可行性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4.4.2 可行性分析结论 | 第45-47页 |
5 大连市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的实施对策 | 第47-51页 |
5.1 制定灵活合理的划型管理政策 | 第47-48页 |
5.1.1 提高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认定门槛 | 第47页 |
5.1.2 根据采购项目类型区分企业性质 | 第47页 |
5.1.3 动态管理认定标准 | 第47-48页 |
5.1.4 设立中小企业地位异议程序 | 第48页 |
5.2 制定自动预留合同政策 | 第48-49页 |
5.2.1 整体按比例自动预留份额法 | 第48页 |
5.2.2 部分自动预留份额法 | 第48页 |
5.2.3 监督和审查 | 第48-49页 |
5.3 加强基础建设完善信息系统 | 第49页 |
5.3.1 建立中小企业供应商库及信息推送系统 | 第49页 |
5.3.2 建立中小企业履约诚信系统 | 第49页 |
5.4 创新特色扶持模式 | 第49-51页 |
5.4.1 建立大连市中小企业优秀产品目录 | 第49-50页 |
5.4.2 “定点+捆绑”方式扶持工程类企业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