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7-8页 |
一、信用卡套现定义及特点 | 第8-9页 |
(一) 定义 | 第8页 |
(二) 特点 | 第8-9页 |
1、信用卡套现性质具有违约性 | 第8-9页 |
2、信用卡套现交易媒介呈现电子信息化 | 第9页 |
3、信用卡套现目的具有一致性 | 第9页 |
二、信用卡套现的社会危害性及其法律防范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一) 信用卡套现的社会危害性 | 第9-11页 |
1、危害社会金融秩序 | 第9-10页 |
2、阻碍国家诚信体系建设 | 第10-11页 |
3、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 第11页 |
(二) 信用卡套现行为的法律防范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信用卡套现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 第12-14页 |
四、目前我国法律在防范信用卡套现方面的规定及主要问题 | 第14-23页 |
(一) 民法方面的主要规定及问题 | 第14-16页 |
1、民法方面的主要规定 | 第14-15页 |
2、民法方面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二) 行政法方面的主要规定及问题 | 第16-19页 |
1、行政法方面的主要规定 | 第16-17页 |
2、行政法方面的主要问题 | 第17-19页 |
(三) 刑法方面的主要规定及问题 | 第19-23页 |
1、刑法方面的主要规定 | 第19-21页 |
2、刑法方面的主要问题 | 第21-23页 |
五、美国信用卡风险防范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8页 |
(一) 民事领域强调信用记录制度及社会失信惩罚机制 | 第23-25页 |
(二) 行政法领域强调保障消费者权益 | 第25-26页 |
(三) 刑事领域强调有限度的套现行为合法化 | 第26-28页 |
六、完善我国信用卡套现行为法律防范的建议 | 第28-34页 |
(一) 民法方面 | 第28-29页 |
(二) 行政法方面 | 第29-31页 |
(三) 刑法方面 | 第31-34页 |
1、扩大非法经营罪主体范围,惩治信用卡套现行为 | 第31-32页 |
2、扩大信用卡诈骗罪范围,惩治巨额信用卡套现行为 | 第32-34页 |
七、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