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7页 |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和难点 | 第10-11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1页 |
(四) 研究难点 | 第11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三) 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概念工具与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概念工具 | 第17-18页 |
(一) 长江经济带 | 第17页 |
(二) 区域产业转移 | 第17页 |
(三) 政府行为 | 第17-18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页 |
(二)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8页 |
(三) 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 | 第18-19页 |
(四) 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的产业比较 | 第21-30页 |
一、长江经济带概况 | 第21-24页 |
二、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的产业比较 | 第24-28页 |
(一) 云南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的产业同构性 | 第24-25页 |
(二) 云南及长江经济带其他各省市地方化优势产业及其变化 | 第25-28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第30-36页 |
一、转出地政府和承接地政府的博弈行为 | 第30-33页 |
(一) 转出地政府和承接地政府利益分析 | 第30-31页 |
(二) 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博弈模型 | 第31-33页 |
二、承接地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一) 承接地政府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二) 承接地政府干预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云南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与对应政策建议 | 第36-51页 |
一、当前云南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的SWOT因素分析 | 第36-47页 |
(一) 优势分析 | 第36-39页 |
(二) 劣势分析 | 第39-43页 |
(三) 机遇分析 | 第43-44页 |
(四) 威胁分析 | 第44-45页 |
(五) 云南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的SWOT矩阵分析 | 第45-47页 |
二、改善云南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政策建议 | 第47-49页 |
(一) 明确云南在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定位 | 第47页 |
(二) 利用外部机遇、弥补自身劣势 | 第47-48页 |
(三) 发挥自身优势、应对外部威胁 | 第48页 |
(四) 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 第48-49页 |
(五) 注重优化产业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建设 | 第49页 |
(六) 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 第49页 |
(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 第49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