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电解水的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1.3 材料催化活性的评价 | 第10-11页 |
1.3.1 参比和对电极的选择 | 第10页 |
1.3.2 过电位 | 第10页 |
1.3.3 电化学阻抗(EIS) | 第10页 |
1.3.4 Tafel曲线 | 第10页 |
1.3.5 电化学活性表面积 | 第10页 |
1.3.6 稳定性 | 第10-11页 |
1.3.7 转换频率(TOF) | 第11页 |
1.3.8 法拉第效率 | 第11页 |
1.4 基于钴元素的异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1-25页 |
1.4.1 Co-N-C复合材料 | 第11-14页 |
1.4.2 Co的氧化物和辉钴矿 | 第14-16页 |
1.4.3 Co的层状双氢氧化物 | 第16-18页 |
1.4.4 Co的硫族化合物 | 第18-22页 |
1.4.5 Co的磷化物 | 第22-24页 |
1.4.6 Co磷酸盐 | 第24-25页 |
1.5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25-27页 |
第2章 a-CoSe纳米粒子阵列:作为在碱性条件下的高效且稳定的全电解水催化剂 | 第27-40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2.3 样品制备 | 第28-29页 |
2.2.4 表征手段与电化学测试 | 第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2.3.1 a-CoSe纳米粒子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29-31页 |
2.3.2 a-CoSe纳米粒子的电化学析氧性能研究 | 第31-34页 |
2.3.3 a-CoSe纳米粒子的电化学析氢性能研究 | 第34-38页 |
2.3.4 a-CoSe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全电解水性能研究 | 第38-39页 |
2.4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电沉积Co-掺杂的NiSe_2纳米颗粒膜:用于有效的电解水催化剂 | 第40-51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3.2.3 样品制备 | 第41-42页 |
3.2.4 表征手段与电化学测试 | 第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3.3.1 Co_(0.13)Ni_(0.87)Se_2/Ti的结构及形貌表征 | 第42-44页 |
3.3.2 Co_(0.13)Ni_(0.87)Se_2/Ti的电化学析氢性能研究 | 第44-47页 |
3.3.3 Co_(0.13)Ni_(0.87)Se_2/Ti的电化学析氧性能研究 | 第47-49页 |
3.3.4 Co_(0.13)Ni_(0.87)Se_2/Ti的电化学全电解水性能研究 | 第49-50页 |
3.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用Zn作为促进剂增强CoP电催化性能 | 第51-59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51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4.2.3 样品制备 | 第52页 |
4.2.4 表征手段与电化学测试 | 第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4.3.1 理论计算不同Zn掺杂的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 | 第52-54页 |
4.3.2 Zn_(0.08)Co_(0.92)P/TM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 第54-55页 |
4.3.3 Zn_(0.08)Co_(0.92)P/TM在酸性条件下的电化学析氢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4.3.4 Zn_(0.08)Co_(0.92)P/TM在碱性条件下的电化学析氢性能研究 | 第56-57页 |
4.3.5 Zn_(0.08)Co_(0.92)P/TM在碱性条件下的全电解水性能研究 | 第57-58页 |
4.4 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