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5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0-13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21-32页 |
一、新媒体概述 | 第21-27页 |
(一)新媒体的内涵 | 第21-22页 |
(二)新媒体的种类 | 第22-25页 |
(三)新媒体的特征 | 第25-27页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概述 | 第27-32页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涵 | 第27-30页 |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现状的调查分析 | 第32-61页 |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情况 | 第32-34页 |
(一)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 第32页 |
(二)调查样本的选取与调查的实施 | 第32-34页 |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的调查情况 | 第34-54页 |
(一)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主体的影响现状 | 第34-40页 |
(二)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客体的影响现状 | 第40-50页 |
(三)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方式的影响现状 | 第50-52页 |
(四)新媒体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载体的影响现状 | 第52-54页 |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54-61页 |
(一)积极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54-57页 |
(二)消极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57-61页 |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及对策 | 第61-71页 |
一、新媒体环境下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 第61-63页 |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61页 |
(二)严肃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61-62页 |
(三)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62页 |
(四)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62-63页 |
二、新媒体环境下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 第63-71页 |
(一)教育主体: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驾驭新媒体的能力 | 第64-65页 |
(二)教育客体:提升大学生媒体素养,发挥学生骨干示范作用 | 第65-66页 |
(三)教育方式:实现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教育方式的结合 | 第66-68页 |
(四)教育载体: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丰富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 第68-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附录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