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

山地城市雨水生物滞留系统的滤料层构建及特性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与污染物第12-15页
        1.2.1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第12页
        1.2.2 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污染特性第12-15页
        1.2.3 山地城市道路雨水径流特征第15页
    1.3 雨水生物滞留系统概述第15-18页
        1.3.1 水文功能第16-18页
        1.3.2 除污过程及效能第18页
    1.4 问题的提出第18-20页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20-23页
        1.5.1 研究目标第20页
        1.5.2 研究内容第20-22页
        1.5.3 研究计划流程第22-23页
第2章 试验装置及方法第23-29页
    2.1 试验装置第23-24页
    2.2 试验方法及径流模拟雨水第24-29页
        2.2.1 径流控制总量的确定第24-25页
        2.2.2 雨水径流模拟水质第25-26页
        2.2.3 测试方法第26-27页
        2.2.4 数据分析第27-29页
第3章 山地城市雨水生物滞留系统的种植层构建研究第29-41页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29-32页
        3.1.1 试验材料及装置第29-31页
        3.1.2 试验方法第31-3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2-40页
        3.2.1 清水进水下的水力特性第32-33页
        3.2.2 径流雨水模拟条件下的水力特性第33-34页
        3.2.3 污染物去除效能第34-40页
    3.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山地城市雨水生物滞留系统的覆盖层构建研究第41-53页
    4.1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41-43页
        4.1.1 试验材料及装置第41-42页
        4.1.2 试验方法第42-43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3-52页
        4.2.1 模拟径流雨水进水下的水力特性第43-47页
        4.2.2 污染物去除效能第47-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对新型滤料层构造运行的影响第53-61页
    5.1 试验材料及方法第53-54页
        5.1.1 试验装置第53页
        5.1.2 试验方法第53-54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4-60页
        5.2.1 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的水力特性第54-55页
        5.2.2 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的除污效能第55-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61-63页
    6.1 结论第61-62页
    6.2 建议与研究展望第62-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江上游宜宾—万州段水质规律分析及评价
下一篇:沼灌后氮磷元素在土壤中迁移吸附环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