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职业实践中的道德困境探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律师职业道德困境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7-11页 |
·律师职业实践中道德困境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文强案——涉黑保护伞深入高层,涉及甚广 | 第7页 |
·李庄案——"律师造假门"反响不凡 | 第7-8页 |
·律师职业实践中道德困境研究的意义 | 第8-11页 |
第2章 律师职业行为的道德困境的表现及其类型 | 第11-24页 |
·是否应该为"坏人"辩护? | 第11-16页 |
·律师拒辩与为"坏人"辩护 | 第11-13页 |
·律师拒辩与被追诉人是否为坏人无关 | 第13-14页 |
·律师辩护之由 | 第14-16页 |
·律师保密义务如何"高尚"完成? | 第16-20页 |
·律师的职业秘密 | 第16-17页 |
·保密义务与作证义务的冲突 | 第17-18页 |
·保密义务为何四面楚歌? | 第18-20页 |
·律师职业行为中道德困境的主要类型 | 第20-24页 |
·违法与违规的困惑 | 第20-21页 |
·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相悖 | 第21-22页 |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两全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律师职业实践中道德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4-38页 |
·大众对律师角色定位发生偏差引发身份困惑 | 第24-33页 |
·律师是正义的化身? | 第24-27页 |
·律师是坏人的帮凶? | 第27-29页 |
·律师辩护的最大受益人是律师? | 第29-33页 |
·律师的角色理解偏差冲突导致道德困境 | 第33-38页 |
·社会人的角色多样引发角色冲突 | 第34-36页 |
·经济人价值取向的功利性形成道德危机 | 第36-38页 |
第4章 律师如何走出道德困境 | 第38-44页 |
·律师要对自己做出正确定位 | 第38-40页 |
·律师应明确自己权利的界限 | 第38-39页 |
·律师与当事人是利益独联体而非利益共同体 | 第39-40页 |
·批判律师全能,纠偏律师形象 | 第40-42页 |
·增强律师归属感,深入律师职业伦理研究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