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道德动机的测评与特点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17页 |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8-9页 |
·道德动机的研究是丰富道德心理学的需要 | 第8页 |
·道德动机的研究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 第8-9页 |
2 已有研究的回顾 | 第9-15页 |
·道德动机的四成分模型 | 第9页 |
·道德动机的概念及理论深思 | 第9-10页 |
·道德动机理论 | 第10-12页 |
·道德动机的测评方法 | 第12-14页 |
·道德动机的发展性研究结果 | 第14-15页 |
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5-17页 |
二 研究问题 | 第17-23页 |
1 本研究道德动机结构的分析 | 第17-22页 |
2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3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三 中学生道德动机的测评研究 | 第23-34页 |
研究一 中学生道德动机的问卷编制 | 第23-26页 |
1 引言 | 第23页 |
2 方法 | 第23-24页 |
·被试 | 第23页 |
·工具 | 第23-24页 |
·程序 | 第24页 |
3 结果 | 第24-26页 |
4 结论 | 第26页 |
研究二 中学生道德动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26-34页 |
1 引言 | 第26页 |
2 方法 | 第26-27页 |
·被试 | 第26-27页 |
·工具 | 第27页 |
·程序 | 第27页 |
3 结果 | 第27-32页 |
·项目分析 | 第27页 |
·因素分析 | 第27-31页 |
·信效度检验 | 第31-32页 |
·问卷的信度检验 | 第31页 |
·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31-32页 |
4 讨论 | 第32-33页 |
·中学生道德动机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32-33页 |
·中学生道德动机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33页 |
5 结论 | 第33-34页 |
四 中学生道德动机的特点研究 | 第34-47页 |
1 引言 | 第34页 |
2 方法 | 第34页 |
·被试 | 第34页 |
·研究程序 | 第34页 |
3 结果 | 第34-42页 |
·总体特征 | 第34-35页 |
·具体差异 | 第35-42页 |
4 讨论 | 第42-47页 |
五 中学生道德动机的干预研究 | 第47-52页 |
1 引言 | 第47页 |
2 方法 | 第47-49页 |
·被试 | 第47页 |
·实验设计 | 第47页 |
·干预过程 | 第47-49页 |
·预备 | 第48-49页 |
·干预 | 第49页 |
·结束 | 第49页 |
3 结果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六 结论 | 第52-55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2 本研究的价值 | 第52-53页 |
3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