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绪论 | 第7-9页 |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7页 |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存在在主要问题 | 第7-8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8页 |
| (四)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8-9页 |
| 一 翎子的文化寓意及艺术价值 | 第9-11页 |
| (一)翎子符号的文化意义 | 第9-10页 |
| 1.“羽”的远古寓意 | 第9-10页 |
| 2.“羽”的万能神性 | 第10页 |
| (二)翎子符号的宗教特征 | 第10-11页 |
| 二 翎子在舞台表演中的艺术特征 | 第11-16页 |
| (一)翎子在戏曲舞台表演中的功能与作用 | 第11-15页 |
| 1.民族性 | 第11-12页 |
| 2.人文性 | 第12-13页 |
| 3.虚拟性 | 第13-14页 |
| 4.行当性 | 第14-15页 |
| (二)翎子在舞蹈作品中的表演呈现 | 第15-16页 |
| 三 翎子在舞蹈表演教学中的训练功能 | 第16-19页 |
| (一)翎子作为道具表演的教学意义 | 第16页 |
| (二)翎子在舞蹈教学中的方法与类型 | 第16-19页 |
| 1.基础训练方法 | 第16-18页 |
| 2.组合呈现方法——头戴翎 | 第18-19页 |
| 结语 | 第19-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20-21页 |
| 致谢 | 第2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