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杆状病毒简介 | 第18-28页 |
1.1 杆状病毒简介 | 第18页 |
1.2 杆状病毒的结构与分类 | 第18-19页 |
1.3 杆状病毒对宿主昆虫的侵染过程 | 第19-20页 |
1.4 杆状病毒基因组的特征 | 第20-23页 |
1.4.1 杆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基因 | 第20-23页 |
1.4.2 与病毒的转录和复制相关的基因 | 第23页 |
1.4.3 杆状病毒其他功能基因 | 第23页 |
1.5 杆状病毒的应用 | 第23-28页 |
1.5.1 杆状病毒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1.5.2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 第26页 |
1.5.3 杆状病毒的其它应用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28-36页 |
2.1 已报道的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株系 | 第28页 |
2.2 部分已报道的HearNPV功能基因 | 第28-36页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3.1 立题依据 | 第36页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3.2.1 ha83功能的研究 | 第36-37页 |
3.2.2 ha86功能的研究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一般材料与方法 | 第38-43页 |
4.1 材料 | 第38-39页 |
4.1.1 病毒株和细胞系 | 第38页 |
4.1.2 大肠杆菌菌株 | 第38页 |
4.1.3 培养基 | 第38页 |
4.1.4 生化试剂 | 第38-3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9-43页 |
4.2.1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第39页 |
4.2.2 目的片段分离回收 | 第39页 |
4.2.3 连接反应 | 第39-40页 |
4.2.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0页 |
4.2.5 化学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 | 第40页 |
4.2.6 质粒提取 | 第40页 |
4.2.7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 第40页 |
4.2.8 甘氨酸-SDS-PAGE | 第40-41页 |
4.2.9 Tricine-SDS-PAGE | 第41页 |
4.2.10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 | 第41页 |
4.2.11 转染HzAM1细胞 | 第41-42页 |
4.2.12 病毒在培养昆虫细胞中的扩增 | 第42页 |
4.2.13 病毒滴度的测定(半数组织培养感染计量,Tissue culture infective dose,TCID50) | 第42页 |
4.2.14 贴壁培养细胞的总RNA提取 | 第42页 |
4.2.15 反转录PCR制备cDNA | 第42-43页 |
第五章 HearNPV Ha83转录本分析及其序列结构分析 | 第43-51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43-45页 |
5.1.1 材料 | 第43页 |
5.1.2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5.1.3 技术路线 | 第45页 |
5.2 实验结果 | 第45-49页 |
5.2.1 ha833’RACE及 5’RACE | 第45页 |
5.2.2 ha83转录本分析 | 第45-46页 |
5.2.3 Ha83蛋白序列及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 第46-47页 |
5.2.4 Ha83及截短体蛋白三级结构预测 | 第47-48页 |
5.2.5 Ha83及截短体蛋白功能预测 | 第48-49页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49-51页 |
第六章 Ha83及其CBD截短体几丁质结合能力的研究 | 第51-60页 |
6.1 材料和方法 | 第51-54页 |
6.1.1 菌株、质粒、引物及试剂 | 第51-52页 |
6.1.2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6.1.3 技术路线 | 第54页 |
6.2 实验结果 | 第54-59页 |
6.2.1 ha83及其CBD截短体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4-56页 |
6.2.2 Ha83及其CBD截短体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 第56页 |
6.2.3 Ha83及其CBD截短体蛋白的纯化及几丁质结合测试 | 第56-57页 |
6.2.4 Ha83及其CBD截短体蛋白与几丁质结合能力的测定 | 第57-58页 |
6.2.5 Ha83及其CBD截短体蛋白与几丁质解离常数的测定 | 第58-59页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59-60页 |
第七章 Ha83及其CBD截短体在宿主细胞中亚细胞定位研究 | 第60-65页 |
7.1 材料和方法 | 第60-62页 |
7.1.1 菌株、细胞、载体以及引物 | 第60页 |
7.1.2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7.1.3 技术路线 | 第62页 |
7.2 实验结果 | 第62-63页 |
7.2.1 ha83及其CBD截短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2页 |
7.2.2 ha83及其CBD截短体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62-63页 |
7.3 讨论 | 第63-65页 |
第八章 ha83的缺失对病毒生长、复制的影响 | 第65-73页 |
8.1 材料和方法 | 第65-67页 |
8.1.1 材料 | 第65-66页 |
8.1.2 实验方法 | 第66-67页 |
8.1.3 技术路线 | 第67页 |
8.2 实验结果 | 第67-71页 |
8.2.1 ha83缺失体的活化及鉴定 | 第67-68页 |
8.2.2 ha83恢复供体载体的构建 | 第68页 |
8.2.3 Ha83KO、Ha83Rep以及HaWT bacmids的构建 | 第68-70页 |
8.2.4 Ha83KO、Ha83Rep以及HaWT bacmids转染宿主细胞后的比较 | 第70页 |
8.2.5 ha83缺失对病毒的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70-71页 |
8.2.6 ha83缺失对病毒DNA复制曲线的影响 | 第71页 |
8.3 结论与讨论 | 第71-73页 |
第九章 Ha83的缺失对HearNPV病毒粒子形态的影响 | 第73-79页 |
9.1 材料和方法 | 第73-74页 |
9.1.1 材料 | 第73页 |
9.1.2 实验方法 | 第73-74页 |
9.1.3 技术路线 | 第74页 |
9.2 实验结果 | 第74-78页 |
9.2.1 Ha83KO以及Ha83Rep转染HzAM1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 | 第74-75页 |
9.2.2 Ha83KO以及野生型病毒多角体粒子的电镜观察 | 第75-76页 |
9.2.3 ha83的缺失导致病毒粒子直径增大 | 第76-77页 |
9.2.4 ha83的缺失致使单个病毒粒子所含ODV数目减少 | 第77-78页 |
9.3 讨论 | 第78-79页 |
第十章 ha83缺失对病毒结构基因转录的影响 | 第79-85页 |
10.1 材料和方法 | 第79-81页 |
10.1.1 材料 | 第79-80页 |
10.1.2 实验方法 | 第80-81页 |
10.1.3 技术路线 | 第81页 |
10.2 实验结果 | 第81-83页 |
10.2.1 ha83的缺失对多角体相关结构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81页 |
10.2.2 ha83的缺失对ODV相关结构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81-83页 |
10.3 讨论 | 第83-85页 |
第十一章 Ha86转录本分析及 38K序列分析 | 第85-93页 |
11.1 材料和方法 | 第85-87页 |
11.1.1 材料 | 第85-86页 |
11.1.2 实验方法 | 第86-87页 |
11.1.3 技术路线 | 第87页 |
11.2 实验结果 | 第87-90页 |
11.2.1 ha863’及 5’ RACE | 第87-88页 |
11.2.2 ha86转录本分析 | 第88页 |
11.2.3 ha86在宿主细胞中的转录及表达时相 | 第88-89页 |
11.2.4 ha86与其他 38k基因的进化关系 | 第89页 |
11.2.5 Ha86蛋白序列分析 | 第89页 |
11.2.6 Ha86结构域预测 | 第89-90页 |
11.2.7 38K蛋白类似卤酸脱卤酶水解酶结构域(haloacid dehalogenase-like (HAD)hydrolases domain)同源性分析 | 第90页 |
11.3 讨论 | 第90-93页 |
第十二章 HearNPV和AucaMNPV的 38K蛋白结构预测及比较 | 第93-99页 |
12.1 实验方法 | 第93-94页 |
12.1.1 蛋白结构预测方法 | 第93-94页 |
12.1.2 技术路线 | 第94页 |
12.2 实验结果 | 第94-97页 |
12.2.1 Ha86、Ac98、HaHAD及AcHAD基本理化性质、跨膜区以及信号肽序列的预测及比较 | 第94-95页 |
12.2.2 Ha86、Ac98及其卤酸脱卤酶水解酶结构域(HAD)蛋白三级结构的预测 | 第95-96页 |
12.2.3 Ha86和Ac98卤酸脱卤酶水解酶结构域(HAD)的功能预测 | 第96-97页 |
12.3 结论与讨论 | 第97-99页 |
第十三章 Ha86缺失对BVs的产量及病毒DNA复制的影响 | 第99-107页 |
13.1 材料和方法 | 第99-100页 |
13.1.1 材料 | 第99-100页 |
13.1.2 实验方法 | 第100页 |
13.1.3 技术路线 | 第100页 |
13.2 实验结果 | 第100-106页 |
13.2.1 ha86缺失体的活化及鉴定 | 第100-101页 |
13.2.2 ha86缺失体(Ha86KO)及ha86恢复体(Ha86Rep)的构建 | 第101-102页 |
13.2.3 Ha86KO、Ha86Rep以及HaWT bacmids转染宿主细胞的比较 | 第102-103页 |
13.2.4 ha86缺失对病毒的生长曲线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13.2.5 ha86缺失对病毒DNA复制曲线的影响 | 第104页 |
13.2.6 ha86缺失对病毒感染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13.3 结论与讨论 | 第106-107页 |
第十四章 HearNPV和AucaMNPV的 38K及HAD保守区功能比较 | 第107-116页 |
14.1 材料和方法 | 第107-109页 |
14.1.1 材料 | 第107-108页 |
14.1.2 实验方法 | 第108-109页 |
14.1.3 技术路线 | 第109页 |
14.2 实验结果 | 第109-114页 |
14.2.1 ha86、haHAD、ac98以及acHAD恢复Bacmid供体载体构建 | 第109-110页 |
14.2.2 Ha86KO-HaHAD、Ha86KO-Ac98及Ha86KO-AcHAD对宿主细胞感染能力的比较 | 第110-111页 |
14.2.3 Ha86、HaHAD、Ac98及AcHAD亚细胞定位比较 | 第111-113页 |
14.2.4 Ha86、HaHAD、Ac98及AcHAD抗原性分析比较 | 第113-114页 |
14.3 结论与讨论 | 第114-116页 |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116-119页 |
I、主要结论 | 第116-117页 |
II、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7-118页 |
III、研究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7页 |
附录1 本文所用溶液配方 | 第137-139页 |
附录2 本文所用缩写 | 第139-141页 |
附录3 已知序列的NPV | 第141-143页 |
附录4 第六章蛋白表达及纯化补充 | 第143-147页 |
致谢 | 第147-149页 |
作者简介 | 第149-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