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血压异常论文--高血压论文

基于东软益体机的血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目录第7-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4-15页
    1.6 本章小结第15-17页
第2章 相关技术第17-29页
    2.1 益体机简介第17-18页
        2.1.1 益体机的功能第17-18页
        2.1.2 益体机的配置环境第18页
    2.2 开发环境的配置第18-19页
    2.3 Moblin平台介绍第19页
    2.4 GTK+介绍第19-22页
        2.4.1 GTK+由来第19-20页
        2.4.2 GTK+概述第20页
        2.4.3 GTK+的优势第20-22页
    2.5 GCC编译器第22-23页
        2.5.1 GCC概述第22页
        2.5.2 GCC执行过程第22-23页
        2.5.3 GCC基本用法第23页
    2.6 IEEE 11073标准简介第23-27页
        2.6.1 制定IEEE标准的组织第23-24页
        2.6.2 IEEE 11073-10407的相关标准第24页
        2.6.3 IEEE 11073-10407标准第24-27页
    2.7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系统需求分析第29-39页
    3.1 需求概述第29-30页
    3.2 功能性需求第30-31页
    3.3 非功能性需求第31-32页
    3.4 用例视图第32-37页
        3.4.1 测量血压流程第33-35页
        3.4.2 查看每日任务用例规约第35-36页
        3.4.3 查看血压记录用例规约第36页
        3.4.4 设置信息用例规约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系统设计第39-53页
    4.1 益体机架构图第39-40页
    4.2 血压管理设计第40-51页
        4.2.1 首页设计第41-45页
        4.2.2 测量血压设计第45-47页
        4.2.3 查看血压记录设计第47-49页
        4.2.4 设置设计第49-50页
        4.2.5 帮助界面的设计第50-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系统实现第53-75页
    5.1 首页界面的实现第53-56页
        5.1.1 目标管理模块的实现第54-55页
        5.1.2 提醒模块的实现第55页
        5.1.3 今日任务模块的实现第55-56页
    5.2 血压测量界面的实现第56-60页
        5.2.1 测量准备界面第56-59页
        5.2.2 测量完成界面第59-60页
        5.2.3 评估结果界面第60页
    5.3 血压记录界面的实现第60-63页
        5.3.1 趋势图界面的实现第60-62页
        5.3.2 列表界面的实现第62-63页
    5.4 设置界面的实现第63-67页
        5.4.1 个人资料设置界面的实现第63-64页
        5.4.2 参数设置界面的实现第64-67页
    5.5 帮助界面的实现第67-68页
    5.6 本地化的实现第68-70页
        5.6.1 需要汉化的文件第68-69页
        5.6.2 中文本地化的翻译文件第69-70页
        5.6.3 提取待翻译po并进行本地化第70页
    5.7 压计驱动支持的实现第70-71页
        5.7.1 监测血压计接入状态第70-71页
        5.7.2 判断当前状态第71页
    5.8 IEEE 11073-10407的实现第71-73页
        5.8.1 标准中的概念和模式的实现第71页
        5.8.2 域模型实现第71-72页
        5.8.3 服务模型实现第72页
        5.8.4 通信模型实现第72-73页
    5.9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6章 结束语第75-77页
    6.1 本文总结第75页
    6.2 工作展望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daBoost算法的道路行人识别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主动转向与差制动的车辆侧向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