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超细晶材料概述 | 第12-13页 |
1.2.1 超细晶粒材料 | 第12-13页 |
1.2.2 超细晶材料的性能 | 第13页 |
1.3 ECAP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3.1 ECAP方法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1.3.2 ECAP工艺路线 | 第15-16页 |
1.3.3 ECAP超细晶的形成机制 | 第16-17页 |
1.3.4 ECAP材料的热稳定性 | 第17-18页 |
1.3.5 ECAP的工艺特点和应用前景 | 第18页 |
1.3.6 ECAP目前存在的不足 | 第18-19页 |
1.4 强磁场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4.1 强磁场作用的原理 | 第19-20页 |
1.4.2 强磁场的分类及工艺特点 | 第20-21页 |
1.4.3 磁场的相变热力学效应 | 第21页 |
1.4.4 稳恒强磁场的应用研究及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1.5 再结晶的研究 | 第22-24页 |
1.5.1 再结晶形成机制 | 第22-23页 |
1.5.2 再结晶织构 | 第23页 |
1.5.3 再结晶立方织构的形成机理 | 第23-24页 |
1.5.4 纯铝动态再结晶的研究新动向 | 第24页 |
1.6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方案及方法 | 第26-36页 |
2.1 实验方案 | 第26-28页 |
2.1.1 实验流程图 | 第26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6-27页 |
2.1.3 实验材料及制备 | 第27页 |
2.1.4 ECAP变形实验 | 第27-28页 |
2.2 强磁场热处理 | 第28-30页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0-36页 |
2.3.1 退火工艺 | 第30页 |
2.3.2 力学性能的测试 | 第30-32页 |
2.3.3 显微组织观察 | 第32-33页 |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3-36页 |
第3章 铸态低温ECAP制备1050合金退火组织研究 | 第36-60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退火前不同道次的原始组织与性能 | 第36-39页 |
3.2.1 退火前组织 | 第36-37页 |
3.2.2 退火前性能 | 第37-39页 |
3.3 挤压2道次不同温度退火组织分析 | 第39-41页 |
3.3.1 退火组织分析 | 第39-40页 |
3.3.2 退火后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3.4 挤压8道次退火组织分析 | 第41-51页 |
3.4.1 晶粒大小的变化 | 第41-46页 |
3.4.2 晶粒取向分布分析 | 第46-50页 |
3.4.3 不同温度退火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3.5 铸态8道次低温ECAP退火TEM组织分析 | 第51-55页 |
3.5.1 不加磁场TEM组织观察及分析 | 第51-53页 |
3.5.2 加磁场TEM组织观察及分析 | 第53-55页 |
3.6 铸态8道次低温ECAP退火织构分析 | 第55-58页 |
3.7 本章总结 | 第58-60页 |
第4章 轧态低温ECAP制备1050合金退火组织研究 | 第60-76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退火前不同道次的原始组织与性能 | 第60-62页 |
4.2.1 退火前组织 | 第60-61页 |
4.2.2 退火前性能 | 第61-62页 |
4.3 轧态低温ECAP挤压8道次组织分析 | 第62-70页 |
4.3.1 晶粒组织大小的变化分析 | 第62-66页 |
4.3.2 晶粒取向分布分析 | 第66-69页 |
4.3.3 硬度分析 | 第69-70页 |
4.4 轧态8道次低温ECAP挤压试样TEM组织分析 | 第70-72页 |
4.5 原始轧态8道次低温ECAP试样退火织构分析 | 第72-74页 |
4.6 本章总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实验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