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通风论文--通风系统、通风方法与设备论文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概述第11-12页
    1.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的意义第12页
    1.3 矿井通风技术的研究概况第12-13页
    1.4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优化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1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第13-14页
        1.4.2 矿井通风系统方案的优化方法研究第14-15页
    1.5 模糊层次分析法第15-17页
        1.5.1 层次分析法第15页
        1.5.2 模糊层次分析法第15-17页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罗茨铁矿通风系统概述第20-27页
    2.1 罗茨铁矿简述第20-21页
        2.1.1 矿区地理交通位置第20页
        2.1.2 矿区气象条件第20页
        2.1.3 矿区地质概况第20-21页
    2.2 罗茨铁矿开采简述第21-26页
        2.2.1 矿床开拓方案及采矿方法第22-24页
        2.2.2 罗茨铁矿矿井通风系统第24-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第27-51页
    3.1 矿井通风网络分析软件简介第27-28页
    3.2 矿井总风量计算第28-33页
        3.2.1 按供氧要求计算第28-29页
        3.2.2 按排尘风速计算矿井需风量第29-30页
        3.2.3 按排尘风量计算矿井需风量第30-32页
        3.2.4 按照万吨风量比估算矿井总风量第32页
        3.2.5 风量备用系数第32-33页
    3.3 矿井通风井巷断面优化第33-41页
        3.3.1 井巷费用第33-37页
        3.3.2 井巷断面优化第37-38页
        3.3.3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风道最优断面第38-41页
    3.4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研究第41-50页
        3.4.1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第41-42页
        3.4.2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第42-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罗茨铁矿通风优化指标体系和权重的构建第51-65页
    4.1 通风优化指标体系第51-58页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51页
        4.1.2 通风优化指标体系构建第51-54页
        4.1.3 矿井通风优化指标的意义及计算第54-58页
    4.2 矿井通风方案优化指标的权重第58-64页
        4.2.1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第58-62页
        4.2.2 应用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确定矿井通风方案优化指标权重第62-64页
    4.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方案优化第65-82页
    5.1 概述第65页
    5.2 相对二元比较法第65-67页
        5.2.1 二元比较矩阵构造第65-66页
        5.2.2 有序二元比较矩阵检验第66页
        5.2.3 有序二元比较矩阵定性排序第66页
        5.2.4 隶属度求解第66-67页
    5.3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决策第67-71页
        5.3.1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决策特点第67-68页
        5.3.2 基于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决策评价过程第68-71页
    5.4 罗茨铁矿技改工程通风系统方案优化第71-81页
        5.4.1 通风方案指标值计算第71-77页
        5.4.2 通风方案优选第77-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基于Markov过程的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性分析第82-93页
    6.1 Markov 理论第82-84页
        6.1.1 Markov 过程第82页
        6.1.2 齐次Markov过程第82-83页
        6.1.3 Markov过程的基本假设第83-84页
    6.2 基于Markov过程的冷储备可修复系统第84-86页
        6.2.1 冷储备可修复系统的验证第84页
        6.2.2 基于Markov过程的冷储备可修复系统模型第84-86页
    6.3 基于Markov过程的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性分析第86-89页
        6.3.1 风机故障率λ和修复率μ第86-87页
        6.3.2 冷储备可修复系统模型适用验证第87页
        6.3.3 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性模型第87-89页
    6.4 基于Markov过程的罗茨铁矿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度分析第89-92页
        6.4.1 基于Markov过程的罗茨铁矿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度求解第89-91页
        6.4.2 主要通风机系统可靠性分析第91-92页
    6.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7.1 结论第93-94页
    7.2 不足与展望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附录A第100-102页
附录B第102-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炉炉体热流强度与炉况顺行的研究
下一篇:微硅粉和粉煤灰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及其酸侵蚀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