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炉体热流强度与炉况顺行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 第11-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1.1.3 国内外现状 | 第15-16页 |
1.2 高炉炉体破损机理及热流强度 | 第16-24页 |
1.2.1 高炉炉体破损机理 | 第16-20页 |
1.2.2 高炉炉体热流强度 | 第20-24页 |
1.3 高炉炉况简介 | 第24-29页 |
1.3.1 正常炉况 | 第24-25页 |
1.3.2 异常炉况 | 第25-29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29-3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1.4.2 研究方案 | 第29-31页 |
第二章 1号高炉工艺装备特点 | 第31-39页 |
2.1 主要技术特点及设计指标 | 第31-32页 |
2.1.1 主要技术特点 | 第31页 |
2.1.2 主要设计指标 | 第31-32页 |
2.2 高炉原料供应系统 | 第32-33页 |
2.3 炉顶装料系统 | 第33-34页 |
2.4 煤气处理系统 | 第34页 |
2.5 炉体系统 | 第34-36页 |
2.5.1 高炉内型以及内衬 | 第34-35页 |
2.5.2 冷却设备以及冷却水系统 | 第35-36页 |
2.6 渣铁处理系统 | 第36-37页 |
2.6.1 风口平台以及出铁场系统 | 第36页 |
2.6.2 炉渣粒化工艺 | 第36-37页 |
2.7 热风炉系统 | 第37-38页 |
2.8 其他系统 | 第38页 |
2.9 生产指标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高炉炉体传热数学模型 | 第39-59页 |
3.1 炉腰炉腹数学模型 | 第39-45页 |
3.1.1 炉墙传热分析模型 | 第39-44页 |
3.1.2 渣皮厚度的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3.2 炉底数学模型 | 第45-50页 |
3.2.1 炉底传热分析模型 | 第45-48页 |
3.2.2 炉底炉衬厚度及热流强度 | 第48-50页 |
3.3 炉缸数学模型 | 第50-58页 |
3.3.1 传热分析模型 | 第50-55页 |
3.3.2 炉缸炉衬厚度及热流强度 | 第55-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炉体热流强度与炉况顺行的关系 | 第59-73页 |
4.1 全风冶炼下炉况顺行的热流强度 | 第59-68页 |
4.1.1 炉腰炉腹热流强度与炉况 | 第60-63页 |
4.1.2 炉缸热流强度与炉况 | 第63-66页 |
4.1.3 炉底热流强度与炉况 | 第66-68页 |
4.2 非全风冶炼下热流强度与炉况的关系 | 第68-72页 |
4.2.1 炉腰炉腹热流强度与炉况 | 第69-71页 |
4.2.2 炉缸热流强度与炉况 | 第71-72页 |
4.2.3 炉底热流强度与炉况 | 第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3页 |
附录B | 第83-88页 |